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处口岸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以上条款摘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是戊戌变法哪一政策的结果(      )

A. 改革机构,开放言论                                      

B. 兴办企业,奖励发明

C. 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                              

D. 更新装备,训练新军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启蒙思想运动,它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此话评述的是(      )

A. 洋务运动的意义                                               

B. 戊戌变法的影响

C. 辛亥革命的功绩                                               

D.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众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该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D.保护民族资本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

A.培养人才         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         D.改变政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提到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员。”这表明(  )

A.美国人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形成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纱厂,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上述内容是谁的主张(      )

A.毛泽东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11年后,在公共场合你应该如何称呼一位男士(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公子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其中“变革人心”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评价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人(      )

①为中国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1919年6月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场运动的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这里”,指的是(  )

A.上海  B.南昌  C.庐山  D.井冈山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

A.抗日救国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歌谣与哪个事件相关(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新华日报》1938年4月7-8日报道徐州一役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孔蕴浩先生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此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此战”是指 (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时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