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练习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

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

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

A.族诛    B.车裂    C.腰斩    D.连坐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孙膑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     D.公元前202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

A.繁重的摇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望,陈胜在哪里建立张楚政权(   )

A.咸阳  B.蕲县  C.陈  D.大泽乡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严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

C.赋税摇役沉重    D.失去民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 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殊”和“连给人的启示是什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是否有联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亲自到鸿门谢罪,表示服从。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从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

6ec8aac122bd4f6e

(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

(2)请查找相关资料,看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池城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    (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

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思考并回答:

(1)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从项羽的失败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