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福建漳州立人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班表演历史剧《上甘岭战役》,小刚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阿华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这种情景会出现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时   

C.抗美援朝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次会议上所制定的宪法(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和碰到的情况是(    )

①我国农村分田分地忙         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③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④我国中学生参加了火热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八(1)班的同学准备举行一场有关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先进事迹故事会,如果要拟定故事会的主题,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C.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D.舍生忘死的人民公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           ②严重践踏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遭毁弃     ④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

B.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6ec8aac122bd4f6e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农民创造                 B.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先从哪里开始? (    )

A.广东和广西      B.广东和福建      C.海南      D.广东和上海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B.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施行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实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判断以下歌曲哪一首反映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

A.《黄河大合唱》      B.《志愿军进行曲》 

C.《翻身农奴把歌唱》  D.《春天的故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党的十三大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家住泉州的小庄为了赶去北京向毛主席表示祝贺,他搭上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车上,他仔细地阅读了刚颁布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国改革从城市开始再到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6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0分)材料一:如图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请回答:

(1)图一所示伟人 “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2)图二所示伟人“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主要指什么会议召开后?(2分)

(3)你认为作者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谁?请列举两位他杰出代表。(2分)

(4)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2分)

(5)从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身上,你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0分)材料: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金婚》吗?《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请回答: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说明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2分)

(2)镜头二发生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事件名称)(2分)

(3)镜头一、二反映的历史给我们后人怎样的教训?(写两点)(2分)

(4)镜头三反映了党的哪一伟大决策后的社会现象?(2分)

(5)为了庆祝金婚,老两口决定去特区旅游,他们应该去哪些城市?(2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0分)如图,阅读下列图片资料解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的四次变革:

6ec8aac122bd4f6e

(1)图片一内容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图片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

(3)图片三反映20世纪50年代农村又经历了怎样的变革?(2分)

(4)图片四凤阳是改革鼓点首先敲响的地区之一,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5)结合上述相关史实,你认为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0分)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人均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以史为鉴,新中国60多年建设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写两点)(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