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四模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织布 B.耕田

C.生火 D.灌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干冰 冰水混合物 氧化铁 B. 碱:烧碱  纯碱  氨水

C. 混合物:合金 海水  高锰酸钾 D. 有机物:甲烷  乙醇  碳酸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5.5mL液体 D.称量10.05g固体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你认为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的化合价

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含碳量

D. 金属活动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单质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食盐和纯碱

涤纶和羊毛纤维

空气和二氧化碳

铁粉和氧化铜

方法一

观察颜色

用手触摸

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

用磁铁吸引

方法二

加食醋,观察

点燃,闻气味

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

加入稀盐酸,观察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水。

2)人体摄入_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_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作用。

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

6)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四、推断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AI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F为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H、I为两种白色沉淀,I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请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化学小组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下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甲同学用A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那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______(填写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气体,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所得溶液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査阅资料)资料一:将CO2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先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NaOH反应完全后,继续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与NaCl溶液均呈中性; NaHCO3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NaOHNa2CO3

猜想二:溶质全为Na2CO3

1)你认为猜想三:溶质为_____

猜想四:溶质全为 NaH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猜想_____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3)现象为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加入适量稀HCl

有气泡产生

4)猜想_____成立

(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5)你认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七、计算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现有一家庭食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

1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