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渭南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

A.冶炼并铸造青铜器皿 B.用巨石筑金字塔

C.磨制玉石饰品 D.在甲骨上刻字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单质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分类回收垃圾 ,并露天焚烧处理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强化正面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坚决将“洋垃圾” 拒于国门之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金刚石 B.水银 C. D.硬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划线部分,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数目增多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试剂 B.检验氧气 C.连接仪器 D.熄灭酒精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H2 B.H2O C.H2O2 D.HCl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2”表示该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C.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该粒子属于阳离子

D.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尼古丁是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7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化学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类

B化学与生活

①氧化物—水、过氧化氢、氯酸钾

②单质—氢气、氮气、干冰

①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②利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实验操作顺序

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酒精

②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电子

①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模型 B.净水方法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物质分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人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53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未测值为12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

B.在两份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MnO2,一份不加MnO2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装修的房屋入住前经常买些活性炭包来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可用于制作钢轨。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

4)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分析图甲实验,回答问题:

①能够燃烧的是_______(填“a”、 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着火点升高

②试管口的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面使该实验绿色环保。

2)图乙用水灭火和图丙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了解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迅速离开

D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B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分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甲是形成酸雨最主要的物质,C是最清洁的燃料,D是黑色固体,丁是一种有毒气体,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请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C反应前,为保证安全,首先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丁: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

 

四、流程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构造如图1所示。

1)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锌块做成锌筒(薄片状)是利用了锌块的_________性。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2。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

①溶液A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过程Ⅱ中有固体产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

A过程Ⅰ中H2O2也有可能分解生成氧气

B固体E是混合物

C溶液B比溶液F中含有硫酸锌的质量大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烧杯______(填“A”或“B”)中的水先变红。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蚀。对比试管_______中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3)实验3: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天平平衡;将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天平指针___________(填“ 向左偏转”、“指向中间”或“向右偏转”)。该反应 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___________;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①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 R的化合物溶液中R +2价,R的化合物溶液呈蓝色。

②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政密的氧化膜。

③硫酸铝的溶液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 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 、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的同种稀硫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猜想三

将铝丝插入R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讨论交流)究竞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人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反思总结)(1)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七、实验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综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燃烧的产物是 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乙同学的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_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制取二氧化碳时,A中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_________色。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C中的实验现象,列举一例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

 

八、计算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34 g过氧化氢溶液放人烧杯中,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