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
一、选择填充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下列汽车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钢铁外壳    B. 羊毛坐垫    C. 玻璃车窗    D. 橡胶轮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如图电杆的铁丝拉线上的M、N、P三处,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

A. M    B. N    C. P    D. 不能判定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Ag、FeSO4、CuSO4      B.Fe、Cu、H2SO4  

C.Fe、Cu、ZnSO4        D.Fe、Cu、KOH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Cu            B.Cu>X>Y            C.Y>Cu>X         D.X>Cu>Y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B.铁矿石可以随意开采

C.被腐蚀的铁制品应该加以回收利用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金册、银册金币、银币、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

B.上述钱币用金、银、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

C.自然界有天然的、银、金却有天然的金属铁

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时,至少需一种金属单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

C.金属活动性: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

 

三、信息分析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________

(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现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2)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镁、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镁、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镁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镁、硝酸银溶液中

(3)向锌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液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t。

 

六、信息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Sn  Pb(H)      Hg  Ag  Pt  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     猜想2.Fe>Cu>Cr;     猜想3.你的猜想是          

【查阅资料】

(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

 

【结论与解释】

(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八、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或“”)

加热   

通一氧化碳

(3)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4)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九、简答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_____(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