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D.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物质的循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自然界的水循环、碳循环和氧循环对保持生态平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对这三种循环过程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不发生物质的质量变化                    

B都不发生元素种类的变化

C参与各自循环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D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如图所示是干冰升华时的  情景。小明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分子的运动速率增大             B分子的间隔增大

C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增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以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氧化物: SO2     C2H6O    H2O          B化石燃烧:石油、煤、火柴

C非金属单质:磷、金刚石、汞        D混合物:矿泉水、空气、汽油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满分5 manfen5.com

A.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化合价不变

B.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单质,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中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燃料不是采用煤或石油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

A.汽油   B煤焦油    C柴油     D沼气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放假了,小明和同学准备去郊游,在野炊前他们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提出了以下方案和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方案

理由

A

在远离树林的空地上生火

隔离可燃物

B

完毕后将未燃烧的木柴取走

移走可燃物

C

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盖灭

隔绝空气和氧气

D

完毕后用水将火浇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3图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满分5 manfen5.com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b化学方程式              

变化c化学方程式              

变化d化学方程式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E臭氧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减少使用私加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D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试写出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液氨和液氢燃料相比有关数据见下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燃料

沸点

燃烧放热kJ/g

相对分子质量

爆炸极限

液态密度g/cm3

-2526

11920

20

40%~756%

007

-3350

1865

170

16%~25%

061

A以氨和氢为燃料时,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B氨泄漏到空气中比氢气更易发生爆炸

C.等质量的氨和氢分别燃烧,氢放出的热量多  

D氨的液化比氢容易得多。

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     若用装置F 收集氨 气,则应将      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满分5 manfen5.com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我市陆续使用天然气,乙醇汽油等清洁能源.

1我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天然气开采后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在其中添加无毒臭味剂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3为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我市将逐步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所谓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①乙醇汽油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氢气      B.煤      C.乙醇汽油     D.煤气主要含CO

4前几天小明得知自己家里也要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为此他们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和他一起完成:

①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烷化学式:C4H10

②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       填“增大”或“减小”,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          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

③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从低于灶具的地方移到高于灶具的地方,其原因是     

 

四、探究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的铜丝加热1min~2min。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满分5 manfen5.com

1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                            

2你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3请写出铜丝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  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  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针对小力的猜想,你构建的假说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利用给出的试剂: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设计实验针验证小力的猜想。

实验方法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向其中加入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指出上述装置中标示出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时,将取一定质量粉碎后的“鱼脑石”放进锥形瓶中,将A和B装置进行连接,从分液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思考:B装置中广口瓶上方要放一定植物油的原因是            

3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反思交流] 小力同学在B右侧装置中收集到40mL水,他认为反应中产生了40mL气体,但小华同学认为,即使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止40mL你认为他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你觉得谁的说法正确?

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理由是                                 

 

五、计算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34g.请你计算:

满分5 manfen5.com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3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