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广东省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一定会有沉淀产生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可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A空气被压缩,因为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甘蔗甜,苦瓜苦,因为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因为0℃以下,水分子不能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M2.5是造成灰霾大气的“元凶”之一

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

C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了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铬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1               C+2                D+5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量取的水体积偏小              

D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4和N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性质相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DMg2+与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B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C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C有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用食盐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蒸馏是净化水方法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安全

B 化学与生活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乳化

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肿大

C 化学与能源

D 化学与环保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稀硫酸   ②浓硫酸   ③浓盐酸   ④生石灰   ⑤烧碱   ⑥食盐

A①⑥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横轴—反应时间,纵轴—生成的氧气质量】

满分5 manfen5.com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采用氯酸钾为原料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气体X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  KCl  HCl              BNa2SO4  HCl  BaCl2

CFeCl3   NaOH  NaCl           DNa2CO3  NaCl  Na2SO4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uO

Cu

灼烧

B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

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 温度℃

溶解后温度℃

静置后温度℃

试剂3温度℃

混合后温度℃

0.5gNa2CO3

10mlH2O  20

23.3

20

10mlHCl  20%  20

23.7

0.5gNaHCO3

10mlH2O  20

18.5

20

10mlHCl  20%  20

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废水中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SO42-、NO3-、Cl-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得无色澄清且只含硝酸钠,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否定相应的各错误观点:

序号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2

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3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铜、硫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式”);

(2)2012年3.15晚会播报了某地违规将有腐蚀性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的内幕,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A、B、C、D表示四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是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可用图上的______点表示,此时溶液是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______点表示.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物质.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明明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性质(如下图,连线表示物质相互可以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1)为了验证性质①,明明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中,溶液变成           色;

(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3)若某金属单质能与盐酸反应,则要求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                

(4)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盐酸进行除锈,是利用图中条化学性质(填连线上的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写出符合发生⑤反应的一种盐的化学式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满分5 manfen5.com

【交流与讨论】

(1)采用图二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优点是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使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

(3)“水火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钾遇冷水就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写出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A装置中产生氧气后,在B装置中,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一根细铁丝绕在火柴上,使之成螺旋状,引燃后放入B中

 

 

将玻璃棒的一端沾上适量的硫磺粉,点燃后放入B中

 

 

在装置B中,水的作用主要是                                          ,利用上述整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和性质试验的最主要优点为(写一条即可)                     

 

五、探究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如何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晶体?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以上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3)实验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填化学式);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实验方案再设计】

(5)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六、填空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含量测定 ”的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甲组的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滴入到10g的混合物中,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样品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是               ,现有某实验小组测得消耗盐酸(密度约为1g/ml)的体积是3.65ml,则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乙组的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并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用上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的体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的操作方法是                               

(3)请你再设计一个与甲、乙操作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设计方法是          

 

七、探究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成水和SO2,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           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和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反应Na2SO3与盐酸反应生成SO2,化学方程式为                            

(4)小红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向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只有                 ;猜想3:K2SO3和K2SO4混合物

【实验与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各取2ml反应后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随即滴加几滴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K2SO3

向B试管中加入            溶液,再加入足量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