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2宿迁)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Ca(H2PO4)2 C.NH4NO3 D.Na2SO4
|
2. 难度:中等 | |
(2013海南)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纯碱(Na2CO3) B.碳酸(H2CO3) C.氢氧化钠(NaOH) D.生石灰(CaO)
|
3. 难度:中等 | |
(2012泰安)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
4. 难度:中等 | |
(2012株洲)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银和稀盐酸 B.铁和硫酸锌溶液 C.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
5. 难度:中等 | |
一天,小影惊奇地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蓬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小影的下列相关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A.小苏打作蓬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受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属于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
6. 难度:中等 | |
(2013北京)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其俗称是( )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纯碱
|
7. 难度:中等 | |
(2012日照)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
|
8. 难度:中等 | |
(2011苏州)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的
|
9. 难度:中等 | |
(2013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 B.Na+、Ca2+、 C.K+、 D.H+、Cl-、OH-
|
10. 难度:中等 | |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制备有关物质时所设计的下列途径中,正确的是( ) A.CaO B.Cu C.Fe D.H2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制备NaOH溶液:将饱和的Na2CO3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
|
12. 难度:中等 | |
(2013包头)下列各组物质加到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Na2SO4、H2SO4、KCl B.NaCl、Cu(NO3)2、Mg(NO3)2 C.CaCO3、Ba(OH)2、ZnCl2 D.K2CO3、NaCl、Ca(OH)2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
14. 难度:中等 | |
(2011江西)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Cl B.SO3 C.H2 D.Fe(NO3)2
|
15. 难度:中等 | |
工业盐酸因含FeCl3而呈黄色.现不断向10mL工业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在表示此过程的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6. 难度:中等 | |
(2012宿迁)下图所示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
17. 难度:中等 | ||||||||||||||||
(2011孝感)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 难度:中等 | |
(2013凉山)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 A.K2CO3、FeCl3、KOH、ZnSO4 B.NaCl、MgCl2、K2SO4、CuSO4 C.NH4HCO3、Ba(OH)2、H2SO4、NaNO3 D.K2CO3、Na2SO4、BaCl2、NaOH
|
19. 难度:中等 | |
(2011南京)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下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
20. 难度:中等 | |||||||||||||||||||||||||||||||
(2011苏州)在下表栏目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
21. 难度:中等 | |
(2011黄石)现有六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稀硫酸;③硫酸铜;④干冰;⑤碳酸钠;⑥石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固态时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6)可用于玻璃、造纸生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2011安徽)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1)海水晒盐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________等过程. (2)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2011龙岩)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其中一种盐即可).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整理成下图,请将图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提出可用下图作为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请写出两个有关生成硫酸亚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2013重庆)李兴同学将BaCl2溶液与稀H2SO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兴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 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 猜想3: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 加入锌粒 操作1:滤液 加入Na2SO4溶液 操作Ⅱ:滤液 其中操作________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________(填序号). (A)AgNO3溶液 (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 (D)金属铝
|
25. 难度:中等 | |
(2011潍坊)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2)NH3溶于水得到氨水,该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 ②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碳酸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高温煅烧碳酸氢钠制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难度:中等 | |
(2013株洲)已知:Na2CO3受热不易分解,2NaHCO4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g(精确到0.01g). (2)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若将ag该纯碱样品充分加热至无气体放出,冷却后称得剩余干燥固体的质量为bg(b<a).请写出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