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3上海)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
2. 难度:中等 | |
从50g 15%的CuSO4溶液中取出10g,则这1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0% B.20% C.5% D.15%
|
3. 难度:中等 | |
(2013兰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因素会影响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是( ) A.蔗糖的质量 B.水的质量 C.水的温度 D.搅拌
|
5. 难度:中等 | |
(2012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C.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时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
|
7. 难度:中等 | |
(2011安徽)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t1℃和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
8. 难度:中等 | |
(2011淄博)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30g B.140g C.160g D.180g
|
9. 难度:中等 | |||||||||||
(2013河北)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11. 难度:中等 | |
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在60℃时,将60g KNO3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54.5% B.37.5% C.52.4% D.47.5%
|
12.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
14. 难度:中等 | |
(2012广东)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
|
15. 难度:中等 | |
(2013上海)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
16. 难度:中等 | |
(2011雅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
17. 难度:中等 | |
(2013日照)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
18. 难度:中等 | |
(2011滨州)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________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
19. 难度:中等 | |
(2012泰安)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 (4)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钠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g(精确到0.1g).
|
20. 难度:中等 | |
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A所示.图B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A和图B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
21. 难度:中等 | |
(2013兰州)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1)由图1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________硝酸钾的溶解度. (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2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_______(填“10mL”“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_______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
23. 难度:中等 | |
(2012临沂)张玉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至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是33.7g. (1)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5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依据(2)中条件,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4. 难度:中等 | |
(2013德州)我国是燃煤大国,燃煤机组发电在我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煤燃烧产生大量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对人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危害极大.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开发,并进行了一定的工业应用.尿素溶液可同时吸收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总反应为2NO+2NO2+2SO2+O2+4CO(NH2)2=4CO2+4N2+2(NH4)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尿素溶液吸收NO、NO2、S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1000g尿素溶液完全反应,吸收污染物得到硫酸铵132g.问所使用尿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