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小吕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2. 难度:中等 | |
铁和钛是生活、生产中的重要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C.钛合金可用于制作船舶 D.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 B.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 C.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汽油的乳化功能 D.二氧化硫等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
4. 难度:中等 | |
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B.把煤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 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 D.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
5. 难度:困难 | |
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一种反应物)或两两反应,可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6. 难度:中等 | |
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50g19.6%的稀硫酸的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天平仍平衡的是 A.5gFe 和5gZn B.10gCaCO3和5.6gCaO C.2.7gAl和2.4gMg D.8gNaOH和9.8gCu(OH)2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盛有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
8. 难度:困难 | |
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2O B.NO3 C.NO2 D.N2O5
|
9. 难度:中等 | |
不加其他试剂,利用相互反应不可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K2SO4 、Na2CO3 、BaCl2 、HNO3 B.Cu(NO3)2、BaCl2 、NaOH 、HCl C.CaCl2 、HCl 、Na2CO3 、NaCl D.HCl 、NaCl 、AgNO3 、HNO3
|
10. 难度:简单 | |
(6分)(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汞原子 ; ②2个乙醇分子 ______;③铵根离子 ; ④标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符号“3SO “3”表示 ;“2-”表示 。
|
11. 难度:中等 | |
(9分)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壮壮同学认为由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 。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 _。 (3)子萱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他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
12. 难度:简单 | |||||||||||||||||||||||||||
(7分)下表是100 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其它成分不能提供热量):
(1)该食品所含的有机营养素是 __ ;每100 g该食品中所含营养成分质量最大的是 __ 。 (2)上表中钠、磷、钙指的是 (选填“单质”、“元素”、“离子”); (3)若该食品中的钙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则100 g该食品中,碳酸钙为 mg; (4)假设食物的总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单位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放热约为:油脂 38 kJ/ g 、蛋白质 20 kJ/ g、糖类 15 kJ/ g。 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 g该食品中油脂的质量为 g。
|
13. 难度:中等 | |
(10分)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t2℃时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若将t1℃时340g 20% X溶液浓缩成40%的溶液,应蒸发__________g 水。 (3)如图乙所示,20℃时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A,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A可能是____________;将Z的饱和溶液换为Y的饱和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若观察到Y的饱和溶液中同样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物质A可能是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6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是中和反应,乙是一种红色粉末,“→”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B→D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
15. 难度:中等 | |
(4分)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某些药品,为了更明确性质,可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一闻气味或尝一下药品的味道 B.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 C.用双氧水制氧气后的废液需要回收,然后集中静置、过滤、晾干,获得的二氧化锰固体可供下次实验使用 D.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 E.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互相混合,混合后测其pH约为7,再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F.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尽可能多的添加药品以便观察 G.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管和电源,将试验台物品整理干净
|
16. 难度:中等 | |
(10分)辰辰家住在山青水秀的盘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近段时间,辰辰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辰辰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他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辰辰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1) ________;(2) __________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辰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辰辰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 【获得结论】辰辰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探究启示】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 。
|
17. 难度:中等 | |
(12分)将1.5 g混有铜粉的镁粉投入100g11.76%的稀硫酸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收集0.1 g气体。过滤后,向所得溶液滴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滴入时无沉淀生成,滴加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恰好得到最多的沉淀量2.9 g。试求: (1)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 (2)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01%) (3)请画出平面直角坐标图:要求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产生沉淀的质量为纵坐标,并且标示出起点、折点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