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成语含化学变化的是 A.掩耳盗铃 B.死灰复燃 C.刻舟求剑 D.冰雪消融
|
2. 难度:中等 | |
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3 。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6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氯化钠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硫酸 D.浓盐酸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大理石 B.生铁、食盐水 C.金刚石、碳酸钠 D.干冰、冰水混合物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变大 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8. 难度:中等 | |
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 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 X>Y>Z C.反应完成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X>Y>Z 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X>Y>Z
|
9. 难度:中等 | |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醋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Na2CO3 NaHCO3 HCl B.NaCl、AgNO3、HNO3 C.NaNO3 KCl、NaOH D.Ca(OH)2、BaCl2、H2SO4
|
11. 难度:中等 | |
选择H、O、C、Cl、Ca、Na六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碱 __ ; (2)在人体内被称为胃酸的酸 __ ; (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 。
|
12. 难度:中等 | |
人们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如果某地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Cl2、MgCl2形式存在),可先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纯碱后生成沉淀,即可将水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
13. 难度:中等 | |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用铁锅煮粽子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性;煮完粽子的锅内有油渍,可用洗洁精洗去,洗洁精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用氢氧化钠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mg氢氧化钠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
15. 难度:中等 | |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叠氮化钠迅速分解为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6. 难度:中等 | |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升高温度,接近饱和的 ______ 物质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 (2)10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
17. 难度:压轴 | |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右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 B中含钡元素,D为有颜色溶液,E为蓝色溶液,其它物质的溶液都为无色;反应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 。 (2)反应②的现象为 。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8. 难度:中等 | |
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2)实验室制取CO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3)如装置F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时,看到F中的实验现象是 。 (4)某同学选用G装置进行实验,看到与上一步实验F中完全相同的实验现象,他由此得出与上一步实验完全相同的结论。此结论(答“合理”或“不合理”) 。
|
19. 难度:中等 | |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 (填“已经”或“没有”)变质。 (2)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 成立。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
20. 难度:中等 | |
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常用化肥,请回答: 硝酸铵中N、H、O元素的质量比是 ,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21. 难度:困难 | |
称取—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放人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为了分离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他们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85.1g水,使其中的氯化钾完全溶解,然后通过过滤使二氧化锰与液体分离。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得到的滤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二氧化锰在水中难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