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 B.节日焰火 C.风力发电 D.葡萄酿酒
|
2. 难度:简单 | |
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 B.干冰属于单质 C.硝酸铵属于盐 D.乙醇属于有机物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4. 难度:简单 | |
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是
|
6. 难度:简单 | |
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固体
|
7. 难度:简单 |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在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
8.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
9. 难度:简单 | ||||||||||||||||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C.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
13. 难度:简单 | |
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 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 ④将游码拨至0.5g处 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
14. 难度:中等 | |
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A.3.6g B.8.0g C.16.0g D.18.0g
|
15. 难度:简单 | |
(5分)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 ; (2)2个铵根离子 ;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4)不含金属元素的硫酸盐 ; (5)由Fe 3+和OH- 构成氢氧化铁 ;
|
16. 难度:简单 | |
(4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实际填空。 (1)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是用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做成的。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 (3)医生给进食困难的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7. 难度:中等 | |
(7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同学们兴趣的重要手段,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先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如图2所示: a.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
18. 难度:中等 | |
(4分)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 9NaNO3 +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示)。
|
19. 难度:中等 | |
(6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 (2)口服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 (3)乙醇燃烧
|
20. 难度:中等 | |
(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一所示。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或“减小”) (2)将45g甲物质分成三等分,分别加入到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形成t1℃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如上图二所示,再分别通过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和降低温度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将它们都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此时,烧杯②中溶质质量最大,烧杯③中的溶液质量最小。则方法一是 。
|
21. 难度:中等 | |
(10分)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 (1)写出A、D的化学式:A ;D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C与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A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 (4)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22. 难度:中等 | |
(10分)实验室提供了下图所示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A ,F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写字母序号,写出一组即可),药品加入的先后顺序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 ;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 。 (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3. 难度:困难 | |
(10分)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等),某 班同学现要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CaCl2、MgCl2、Na2SO4得到纯净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提纯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一组即可)。 (2)请写出实验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此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4)请写出加入适量盐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5)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6)现用所得精盐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 g,配制此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 、 、装瓶贴签。 (7)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得到的NaCl未完全干燥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
24. 难度:中等 | |
(4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 (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mg;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 片。
|
25. 难度:中等 | |
(6分)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g,加入2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g(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