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白醋 C.牛奶 D.葡萄酒
|
2. 难度:中等 | |
葡萄糖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酸
|
3. 难度:中等 | |
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C60
|
4. 难度:中等 |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江河结冰 B.水果腐烂 C.菠萝榨汁 D.凿石采矿
|
5.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部分数据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白醋:3 B.厕所清洁剂:1 C.鸡蛋清:8 D.肥皂水:10
|
6. 难度:中等 | |
As2O3中As的化合价是 A.+2 B.+3 C.-2 D.-3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游离态氧元素又含有化合态氧元素的是 A.氧化镁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空气
|
8. 难度:中等 | |
工业上冶炼金属锰的反应是3MnO2+4Al A.MnO2 B.Al C.Mn D.Al2O3
|
9. 难度:中等 | |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和四氯化硅(SiCl4)反应制取高纯度硅的化学方程式是2H2 + SiCl4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
10. 难度:中等 | |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 A.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B.消毒杀菌 C.沉降泥沙 D.吸附悬浮物
|
11. 难度:中等 | |
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及酒精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碳 D.可吸入颗粒物
|
12. 难度:中等 | |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受热易分解使肥效损失,因此应在避光阴凉处保存。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 A.HNO3 B.NO C.NH3 D.CO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纯碱NaOH B.熟石灰CaO C.干冰H2O D.食盐NaCl
|
14. 难度:简单 | |||||||||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5. 难度:中等 | |
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将锌粒、镁带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粒反应更剧烈 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盐酸 D.电解水时正、负电极两端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
16.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氧气和氢气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B.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
18.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变小 B.用混合后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 C.将混合后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D.在混合后的溶液中插入一根光亮铁钉,铁钉表面无变化
|
20. 难度:中等 | |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2O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为确定其成分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①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②通过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增加;③在O2中点燃,燃烧产物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为蓝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不可能是 A.CO2、H2O、CH4 B.CO2、H2O、H2 C.CO2、H2O、CO D.CO2、CO、CH4
|
21. 难度:中等 | |
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① 氦气可以填充飞艇,氦气的化学式是 (1) ; ②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2) ; ③ 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 (3) 肥(填“氮”、“磷”或“钾”),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4); ④ 甲醇(CH4O)的用途之一是做燃料,CH4O由 (5) 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 (6) ,0.5 molCH4O中约含有(7) 个H。科学家发现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可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
|
22.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 写出仪器a的名称: (9) ②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0)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11) ,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12) (填装置编号),若氧气由导管b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中应先装满 (13) 。 ③ 实验室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欲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14) 。
|
23. 难度:中等 | |
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30℃时,丙的溶解度是 (15) g/100g水。 ② 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16) 。 ③ 取甲、乙、丙中的某一种固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Ⅰ 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7) ;(精确到0.1%) Ⅱ 取用的固体是(18) ; Ⅲ 温度t的范围是(19) ℃; Ⅳ 关于溶液d和溶液e的说法错误的是 (20) 。 A.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D.溶解度可能变大
|
24. 难度:困难 | ||||||||||||||||
某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 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② 向试管b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Ⅰ.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6) 。 Ⅱ.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7) 。 Ⅲ.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下图中错误的是 (8) 。
|
25. 难度:中等 | |
某种氧化铜样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N2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①该实验需要测定的量: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和 (9) 的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 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10) mol。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1)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对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的要求是 (12) g。 ④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3) 。 A.当黑色粉末全部变为光亮红色时方可停止加热 B.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会导致Ⅱ中液体倒流入Ⅰ中 C.只称量反应前后装置Ⅰ中固体质量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用氧气代替氮气完成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