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 C、酒和醋的酿造 D、燃烧
|
2. 难度:中等 | |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⑤
|
3. 难度:中等 | |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错把氧化铜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A.速率减慢,生成氧气量减少 B.速率不变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不生成氧气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情况可能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①煤和石油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5. 难度:简单 | |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他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
8.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可用MnO2作催化剂,加热分解KClO3制O2。许多金属氧化物对KClO3分解有催化作用。用下表中物质作催化剂,KClO3开始分解和剧烈分解时的温度如表所示。若用KClO3来制O2,如果没有MnO2,最好选用的替代物是
A.Al2O3 B.CuO C.Fe2O3 D.MgO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
10. 难度:中等 | |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
11. 难度:中等 | |
某密闭容器中含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燃烧后充分反应,冷却到室温,气体质量减少了9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 A、1g和9g B、3g和7g C、2g和8g D、4g和6g
|
12. 难度:中等 | |
小林和小明同学在学习合作中讨论: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 A.C B.H2 C.Fe D.P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D.在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反应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 B.水 C.硫酸铜 D.四氧化三铁
|
15. 难度:中等 | |
“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3:2:4 B.3:2:2 C.1:2:3 D.1:2:2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写名称)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1)“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2)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8. 难度:中等 | |
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 .
|
19. 难度:中等 | |
在①红磷 ②二氧化硫 ③高锰酸钾 ④空气 ⑤食盐水 ⑥液氮 ⑦银白色的细铁丝。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
20. 难度:中等 | |
下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 端进入。 (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 端进入。
|
21. 难度:中等 | |
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的这一特性,使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也正是由于氧气的这一性质,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要使物质与氧气隔绝。各举例子说明。 应用氧气:① ,② 。 隔绝氧气:① ,② 。
|
22. 难度:简单 | |
细铁丝能在氧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 , , , ,做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 ,目的是为了 。
|
23. 难度:中等 | ||||||||||||||||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
24. 难度:中等 | |
化学反应C+O2
|
25. 难度:中等 | |
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H3+ Cl2—— N2+ HCl (2) C2H2+ O2 —— CO2+ H2O (3) Fe2O3+ CO —— Fe+ CO2
|
26. 难度:中等 | |
书写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细铁丝燃烧: 。 (2)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 (3)铝粉燃烧: 。 (4)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
|
27. 难度:中等 | |
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玻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28. 难度:中等 | |
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种即可)。 (4)由实验可知集气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答两条) 、 。
|
29. 难度:中等 | |
今有A、B、C、D、E五种 装置如图所示。按下列 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溶液常温下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 __。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试回答: 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_ ________性质。 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 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 _。
|
30. 难度:中等 | |||||||||||||||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 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 H2O2在 (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乙组提出可以用Ba O2固体与硫酸溶液反应制H2 O2(已知还生成硫酸钡沉淀),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是 。
|
31. 难度:困难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了34.0g 过氧化氢溶液,又称取了0.5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33.7g,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