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 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
3. 难度:简单 | |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城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 C、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D、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
5. 难度:中等 | |
对下面符号或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 C.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 D.
|
6. 难度:简单 | |
近日,清华学子不畏网络舆论的压力,捍卫了“PX”低毒的科学真相。PX: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下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X”属于有机化合物 B、“PX”可燃,具有芳香气味,低毒都属于它的化学性质 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D、“PX”的化学式为C8H10
|
7. 难度:困难 | |||||||||||||
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A.64 B.56 C.39 D.23
|
8. 难度:中等 |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9. 难度:简单 | |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变霉有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
10. 难度:困难 | |
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试液 B.CO2 C.澄清石灰水 D.铁粉
|
13. 难度:简单 |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装置使用不恰当的是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C.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
16. 难度:简单 |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氦气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4)硝酸铵的阴离子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_______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3)D中x=_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烟台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分别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5)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
19.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市场上有:高钙奶粉、补锌口服液等,人体缺铁可能会引起 _________ . (2)将如下两种物质(A.食盐 B.花生油)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填字母). (3)在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 (4)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硝酸钾(KNO3)属于 _________ 肥料. (5)当森林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原理是 . (6)制作下列用品所列出的材料中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 A.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 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 C.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 D.导线:铜丝芯、塑料皮 (7)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粗盐中含少量Ca2+、Mg2+、SO42﹣和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 (1)①加水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 ;④加入适量的 ;⑤ 、冷却结晶(填试剂或操作名称). (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3)蒸发时 (填“能”或“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 (4)配置1000g5.85%的NaCl溶液,需 gNaCl;在准确称取固体后,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时 (填“偏高”或“偏低”)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20克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 A.c>a=b B.b>a=c C.a>b>c D.b>a>c (3)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
2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 (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
|
23. 难度:中等 | |
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 ,待反应完成后 (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 .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
24. 难度:困难 | |||||||
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室仅提供了稀盐酸、Na2SO4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
25. 难度:困难 | |||||||
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作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中,将人们呼出的CO2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 ②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③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E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 __;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生成碳酸;②生成氢氧化钠;③生成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进行实验】 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个猜想的正确性,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反思与交流】 ①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____(填“是”或“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
26. 难度:中等 | |
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 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 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只写结果) (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4)若在100 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 的Na2CO3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