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同呼吸,共奋斗”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发展燃煤发电 B.研发新能源汽车 C.禁止焚烧秸秆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 B.矿泉水 C.干冰 D.过氧化氢溶液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小苏打、柠檬酸等制汽水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
|
6. 难度:简单 | |
央视播报了“镉大米”事件,大米中镉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中“镉”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
7.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
8. 难度:中等 | |
绿茶中含有单宁酸,它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单宁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23 D.单宁酸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9. 难度:困难 |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t1℃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得到丙的不饱和溶液 B.t3℃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t3℃时,30g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5g溶液
|
10. 难度:困难 | |||||||||||||||||||||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11. 难度:中等 |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12. 难度:困难 | |
某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13.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不正确的说法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C.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4. 难度:困难 |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5. 难度:压轴 | |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有CaCO3、K2SO4、CuSO4、BaCl2、K2CO3的一种或几种,现在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由操作①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CaCO3、CuSO4 B.由操作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BaCl2 C.由操作③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K2CO3可能有K2SO4 D.滤液b中的溶质有2种
|
16. 难度:中等 | |
(8分)通过化学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 ②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 ③炼钢的气体 ; ④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是_________。 (2)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 ①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____性。 ②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_________性(填“热塑”或“热固”)。 ③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写出铁在人体内与胃酸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
17. 难度:简单 | |
(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铝中和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氮气
|
18. 难度:中等 | |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仪器a名称: (2)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气。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择C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多孔隔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在不影响氢气总量的前提下,下列溶液中,可以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
19. 难度:中等 | |
(5分)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滤液中加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 。 (4)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
|
20. 难度:困难 | |||||||||||||||||||
(10分)某校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20℃):
根据上述物质的溶解性,小组同学确定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提出问题】水垢的主要成分中是否含有Ca(OH)2和MgCO3呢? 【实验方案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
【实验方案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按上图组装后,将9.8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精确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600.0g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再次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604.4g(注意: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的混合物)。 【实验讨论】 (1)加入药品前应 ;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__ 。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 g。通过计算说明该水垢中 (填序号)含MgCO3。 A.一定 B.一定不 C.可能 D.无法确定 【实验方案3】定量探究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另取质量为9.8g的水垢试样,加入7.3%稀盐酸与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110 g。结合以上数据和实验结论,计算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反思】缺少F装置会使所测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填写“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