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食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擦酒精的办法给发烧病人降体温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小苏打发面蒸馒头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
4. 难度:中等 | |
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离子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6. 难度:困难 | ||||||||||||||||||||||||||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M均为纯净物 B.X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硫在Y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
|
8. 难度:中等 | |
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9. 难度:中等 | |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废弃塑料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于土壤中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C.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D.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中缺少钙
|
10. 难度:中等 | |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1. 难度:中等 |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 D.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水属于氧化物
|
12. 难度:中等 | |
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具有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的功能 C.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下端一定要伸入液体中起液封作用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14. 难度:中等 | |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B.1个维生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 60℃时,在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甲60g
|
16. 难度:中等 | |
(7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汽车已进入寻常 百姓家,汽车的外部材料如图所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① (写一种即可).请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材料而不用普通钢材的原因 ② . 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已知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写出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 . (2)请选择K、Na、H、N、O、C恰当的元素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供给动植物呼吸的物质________ ②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是___________ ③司机开车前的饮料中不能含_____________ ④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成份之一的小苏打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5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或溶液)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3)Ca(OH)2变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
|
18. 难度:中等 | |
(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组合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 (4)用图F装置收集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③实验室用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反应物混合加热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则实验 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可以选用 。小芳将收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5分)“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小组为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活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查阅资料】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方案】按如图方案进行提纯粗盐. 【解释与结论】 (1)操作X的名称是 . (2)沉淀D是 .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不完善,其理由及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
20. 难度:中等 | |
(10分)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①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的量来进行计算.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 ① (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② ,你的改进方案是 ③ ;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④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 .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10片钙片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 实验反思: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 (2)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 (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