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为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最好选用 A.铁 B.碳 C.磷 D.石蜡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煤矿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发生爆炸 C.点燃镁条 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分类均正确的是 A.硫酸钠 NaSO4 盐 B.氧化钙 CaO 氧化物 C.烧碱 KOH 碱 D.甲烷 CH4 无机物
|
4. 难度:中等 | |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5 D.+6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铃薯中富含蛋白质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产品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质,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食用水产品 D.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
|
6. 难度:中等 |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B.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 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起到了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的作用 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水是纯水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B.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C.衣料用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乙醇、碳酸钙也是有机物
|
10. 难度:中等 | |
K2CO3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CO3中钾、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B.K2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138gK2CO3中钾元素的质量是39g D.K2CO3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1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95gKCl溶液蒸干得到5g固体,则原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5% C.20℃时,50g水中溶解了18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从质量分数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镁与稀硫酸反应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农药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磷酸铵[(NH4)3PO4]和氯化钾均属于复合肥料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只观察外观,不能区别硫酸钾与磷矿粉
|
1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该粒子可表示为X2+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最外电子层还没达到稳定结构
|
16. 难度:中等 | |
某溶液的pH为4,要使其pH增大,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pH为2的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D.蒸发溶剂,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17.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B.硝酸银溶液和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溶液 D.氧化镁和稀硫酸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把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鉴别开来 B.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C.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
19. 难度:中等 | |
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CuSO4溶液
|
20. 难度:中等 | |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是 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
21. 难度:简单 | |
(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聚乙烯塑料;⑤氯化钠,请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 。 (2)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 。 (3)用作工业原料,可用来制取氢氧化钠、盐酸的是 。
|
22. 难度:中等 | |
(4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气分子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2)碳酸 ;硝酸钙中的原子团 。
|
23. 难度:中等 | |
(8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下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图。 ①在点燃的条件下,A到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静置,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结合现象分析,反应前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根据你的分析,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也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
24. 难度:中等 | |
(7分)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_________。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了 。 (4)写出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结合其组成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6)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 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
|
25. 难度:中等 | |
(4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物质。 (2)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
|
26. 难度:中等 | |
(10分)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X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M的化学式为 。 (5)操作Y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6)农业上常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 Kg,取50g该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g。配制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玻璃棒、 。
|
27. 难度:中等 | |
(3分)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
28. 难度:中等 | |
(7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当用装置D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4)实验室常用A、E实验装置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_________。 ①CO和H2 ②Al4C3固体和水 ③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
|
29. 难度:困难 | |
(6分)为测定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张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 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1)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2)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稀盐酸7.3g,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在以上实验操作中,如继续滴加1%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则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4)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由此可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
30. 难度:困难 | |||||||
(8分)实验室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液体,分别是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为了鉴别这两种溶液,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于是将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那些物质呢? 【提出假设】 假设1: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假设2: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假设3: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 你认为小明同学的以上假设中,不合理的是 ,理由是 。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假设是 。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