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红墨水中的色素 B.天然气燃烧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D.食物腐烂
|
2. 难度:简单 | |
金属活动性在Mg和Zn之间的金属是 A.Ca B.Fe C.Al D.K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符号里的“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3N B.3H2 O C.NH3 D.O3
|
4. 难度:简单 | |
加水溶解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氯化银 C.食用油 D.蔗糖
|
5. 难度:简单 | |
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钠 B.甲烷 C.碳酸 D.二氧化碳
|
6. 难度:中等 | |
氢氧化钙是一种建筑材料,它的俗名是 A.生石灰 B.石灰水 C.熟石灰 D.大理石
|
7.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氢气作燃料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
8. 难度:简单 | |
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C.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
9. 难度:中等 | |
根据反应3NO2 + H2O → 2HNO3 + 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 B.NO C .NH3 D.N2O5
|
10. 难度:中等 |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与液氧 B.CO2与CO C.干冰与冰 D.金刚石与石墨
|
11. 难度:中等 | |
将含泥沙的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8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时搅拌漏斗中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溅出 C.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D.配制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
12. 难度:中等 | |
大蒜成分之一化学式为C3H6S,具有杀菌作用。关于该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摩尔质量为74 B.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成分中碳、氢、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1 D.该物质共由10个原子构成
|
13. 难度:中等 | |
为验证Fe、H、Cu、Ag 的活动性,下述实验中可以不必进行的是
|
14. 难度:中等 | |
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是SiO2+2C A.SiO2转化成Si是化学变化 B.由碳生成CO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该反应中碳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 D.该反应中CO作还原剂
|
15. 难度:困难 |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O2↑ B.H2SO4+NaOH→NaSO4+H2O C.Fe+HCl→FeCl2+H2↑ D.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 B.乙、丁可能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
18. 难度:困难 | |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 NaOH HCl H2SO4 B.CaCl2 KNO3 Na2CO3 Na2SO4 C.Ca(OH)2 HCl NaCl HNO3 D.BaCl2 Na2SO4 Na2CO3 HCl
|
19. 难度:中等 | |
关于反应:A+B→C+D,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若A为酸,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B是氧化铜、D为铜,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D.若8gA与12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 20g
|
20. 难度:困难 | |
欲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粉末样品的变质情况,下列分析和结论错误的是 A.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B.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C.若液体丙呈无色,说明该样品已部分变质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
21.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部分元素及其组成的物质或用途。
①“镁光灯”:镁在空气中通电氧化产生强光,利用镁的 (1)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②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③用磷酸盐矿石生产化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3) (填序号)。 A.KNO3 B.CO(NH2)2 C.Ca(H2PO4)2 D.NH4Cl ④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用NaClO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4)色。 ⑤氦气可充入飞艇的原因是 (5) 。 ⑥青霉素(C16H18N2O4S)是第一种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由 (6)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7) ,1mol青霉素中含有 (8) 个氮原子。
|
22. 难度:中等 | |
(1)下图是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是 (9) g/100g水。 ②t2℃时,将33gKNO3加入到 (10) g水中,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欲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11) 。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 (12) 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剩余溶液和析出的晶体描述正确的是 (13) (填写编号)。 Ⅰ.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Ⅲ.剩余溶液中一定含KNO3和NaCl Ⅳ.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2)下图中a、b代表不同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①对自来水加热时,可观察到一定量气泡。由此可见,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14) (填“增大”或“减小”)。 ②图中曲线a对应的气压为2个大气压,则曲线b对应的气压 (15) 2个大气压(填编号)。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
23.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该盐酸的pH,pH (16) 7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该盐酸中,混合后测定其pH大于7 ,此时该溶液中溶质是 (17) 。 结论:HCl与NaOH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方案二:如图所示,乙烧杯中观察到 (18) 。 结论:HCl与NaOH发生了中和反应。 写出烧杯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
|
24. 难度:中等 | |
取7.8g锌与铜的混合物与49.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计算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 (20)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1)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25. 难度:中等 | ||||||||||||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仪器:a用途 (22) ,b名称 (23) 。 ②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 (24)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B都可用作发生装置,其中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的是 (26)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 。 ④同学们分析认为③中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
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29)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30) 。 “方案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 。
|
26. 难度:困难 | |||||||||||||||||
在实验研究中,同学们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 ①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③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根据以上资料,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分析】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2) 。 ②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 ③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 (34) 。 ④装置D中碱石灰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其中氧化钙吸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 。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 (36) 。 【反思与评价】 ①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同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 (37) 。 ②有同学设计出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方法。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38)(填序号)。 Ⅰ.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含有的CO2气体 Ⅱ.把盐酸换成稀硫酸 Ⅲ.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