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粉尘爆炸 C.干冰升华 D.镁带燃烧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4. 难度:中等 | |
硅元素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 14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SO2 B.KMnO4 C.C6H12O6 D.O2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盆 B.玻璃杯 C.不锈钢勺子 D.铁锅
|
7. 难度:简单 |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
8. 难度:中等 | |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
9.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B.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11. 难度:中等 | |
李明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的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
12. 难度:中等 | |
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
13. 难度:中等 | |
从C、H、N、Cl、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符号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①2个氮气分子 (1) ②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2) 。
|
14. 难度:中等 | |
(1)豆浆是价廉物美的饮品,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 ①从平衡膳食考虑,我们在喝豆浆时无需搭配 (3) (填下列选项的序号字母). A.核桃或花生以增加油脂 B.蔬菜或水果以增加维生素 C.牛奶或鸡蛋以增加蛋白质 D.馒头或面包以增加糖类 ②家庭常用豆浆机制作强浆,豆浆机的内胆为不锈钢,手柄为酚醛塑料.导线外套为氯丁橡胶,则豆浆用到的材料包括 (4) 、有机合成材料两类.
|
15. 难度:中等 | |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 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5) 。 (2)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6) 。
|
16. 难度:困难 | |
掌握初中化学中物质间反应规律是继续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 “;”相隔) ①CO2 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 ⑥NaOH溶液 ⑦Fe ⑧NaCl溶液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7)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8) 。
|
17. 难度:困难 | |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__(9)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B、D ,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11)__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12)_________, 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可从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13)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__(14)__(填“>”、“<”或“=”)7.
|
18. 难度:中等 | |
(1)要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240 g,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______(15)______ (2)用配制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136g,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_____(16)_____
|
19. 难度:困难 | |
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加入过量试剂a,所用a物质的化学式____(17)_____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18)_____. (3)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为________(19)_____________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的溶液的现象为____(20)________,应停止滴加,如果滴加的稀盐酸过量,对最后得到的精盐晶体的成分没有影响. (5)操作C的名称为___(21)_______. (6)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22)_________________
|
20. 难度:困难 | |||||||||||||||||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K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K2SO4 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K2SO4和KOH 猜想四:有K2SO4、H2SO4和K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24)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5)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______(26)_____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7) .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28)
|
21. 难度:困难 | |||||||||||||
(10分)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20.0g此氢氧化钡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
试回答: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9.8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29)_____________ ; (2)计算所测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过程)______(30)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