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电脑中大量使用硅,其元素符号是 A.Si B.S C.Ca D.Hg
|
2. 难度:简单 | |
空气中最不活泼的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难度:中等 | |
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2O B.2O2 C.O D.O2
|
4. 难度:简单 | |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PM2.5 B.SO2 C.CO2 D.N2
|
5. 难度:中等 | |
利用生物发光现象可检测“超微量钙”,此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
6. 难度:中等 | |
用于制造液晶电视的三氟化氮(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3 C.-1 D.+3
|
7. 难度:简单 | |
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A.Ag B.Mg C.Al D.Fe2O3
|
8. 难度:简单 | |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氢气 B.木炭 C.镁带 D.硫粉
|
9. 难度:简单 | |
加湿器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是因为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发生分解 D.分子不断运动
|
10. 难度:简单 | |
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烧碱:Na2CO3 B.天然气:CH4 C.生石灰:CaO D.干冰:CO2
|
11. 难度:简单 | |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操作是 A.降温 B.恒温蒸发水 C.加溶质 D.加水
|
12. 难度:中等 | |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4Fe +3O2 B.2NaOH + CO2 → NaCO3 + H2O C.CaCO3 D.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
13. 难度:简单 | |
人类已能操纵原子制造分子,若用该方法制造葡糖糖(C6H12O6),不需要的原子是 A.氮原子 B.氧原子 C.氢原子 D.碳原子
|
14. 难度:中等 | |
工业炼锰的原理是3MnO2+4Al A.催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干燥剂
|
15. 难度:中等 | |
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
|
16. 难度:中等 | |
现有一包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通过如下实验提纯硝酸钾,其中错误的是
|
17. 难度:中等 | |
过碳酸钠(Na2C2O4)可用于增加鱼塘内氧气含量,有关Na2C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它的摩尔质量是134 D.过碳酸钠制氧属于物理变化
|
18. 难度:困难 | |
一包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铜、碳酸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以下实验得出的结 论错误的是 A.一定有硫酸钠 B.一定没有碳酸钠 C.可能有氯化钠 D.一定有氯化铜和氯化钠
|
19. 难度:困难 | |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
20. 难度:困难 | |||||||||||||
a、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总质量都是9g,实验数据如下表。则m : n的值为
A.5:4 B.2:7 C.1:2 D.2:1
|
21.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物质的用途填空。 ①活性炭 ②尿素 ③熟石灰 ④氧气 I.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1 ) (填序号,下同); II.可作氮肥的是 ( 2 ) ; III.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 ) ; IV.可供给呼吸的是 ( 4 ) 。
|
22. 难度:中等 | |
化学从以下角度研究物质。 ①组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可用图甲的模型表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 (5 ) 。 ②结构:1mol水中约含有 ( 6 ) 个水分子,其中含有 ( 7 ) mol氢原子。 ③性质:水具有分散性。在水中分散可形成溶液的是 ( 8 ) A.淀粉 B.蔗糖 C.食盐 D.汽油 ④变化: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 ) ;图丙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图中缺少的微粒是 ( 10 )
|
23. 难度:困难 | |
甲、乙两种固体(无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11 ) ; ②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 12 ) g甲; ③正确的说法是( 13 ) A.20℃时,甲、乙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40℃时,将10%的甲溶液降温至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40℃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35g甲、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40℃时,甲、乙两杯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甲<乙
|
24. 难度:困难 | |
用Y形管可进行多种实验。 ①实验一:用酒精喷灯加热左边管内固体,观察到黑色固体变( 14 ) 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 ②实验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6 ),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 ③实验三:倾斜Y管(使稀盐酸流入另一侧支管)即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18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④实验四:实验开始1分钟后,右边管内液体变红,该实验所体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19 )
|
25. 难度:困难 | |
根据以下装置进行回答。 ①写出仪器名称:a( 21 ) ;b ( 21 )。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加热固体之前,水槽里导管的位置较合理的是( 23 )(填“B”或“C”)。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24 )(填“甲”或“乙”)端通入。 ③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简便、快速的特点,设计如下环保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I.小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 ; II.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6 ) 。
|
26. 难度:中等 | |
金属的冶炼与回收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①火法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 ②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用稀硫酸将矿石中的氧化铜溶解,然后用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铜。将0.2mol铁粉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理论上能生成(28)g铜(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现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同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设计方案如下: I.滤渣A的成分是( 29) ,C物质是( 30) 。 II.从提高硫酸亚铁晶体回收率的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一个不足之处是( 31) 。 ④上述铜的冶炼和回收过程中,铜元素存在形态的变化是( 32) 。 A.游离态→化合态 B.化合态→游离态
|
27. 难度:困难 | |||||||||||||||||||||||||||||||||||||||||
某同学对三种牙膏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①测定牙膏的pH。 甲:pH=8.5 乙:pH=7.0 丙:pH=6.5能缓解牙齿酸痛的碱性牙膏是( 33)(填“甲”、“乙”、“丙”)。 ②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该同学用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实验记录如下。
上述实验不够完善,还需增加的一步操作是( 35) 。 ③比较甲、乙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逸出气体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牙膏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数据如下:
【实验结论】( 36); 【实验反思】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的两种牙膏的碳酸钙含量均偏小(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37) 。 A.盐酸挥发 B.有水蒸气逸出 C.装置漏气 D.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