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 难度:中等 | |
实验二中某学生的家长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设计了一份爱心晚餐: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A.煎鸡蛋 B.稀饭 C.炒青菜 D.五香牛肉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 难度:中等 | |
暑假里小华和爸爸到西藏旅游,到达目的地后,他发现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后,包装袋鼓起了许多,这是因为袋内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质量变大 C.个数增多 D.间隔增大
|
5. 难度:中等 |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如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A.①③④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
6. 难度:中等 | |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以及切割金属等 D.用燃着的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
7. 难度:中等 | |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左侧玻璃管口产生气泡 D.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低于试管内液面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9. 难度:中等 | |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管中装有水12g和硝酸钾9g,搅拌后试管底部尚有部分未溶的固体.将此试管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并摇动试管,当烧杯中的温度达60℃时,试管中的固体恰好完全溶解.若不计加热过程中所蒸发的水量,则有关此试管内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前此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由室温加热至60℃的过程中,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C.在60℃时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 D.若继续加热至65℃时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但溶液已达到了不饱和状态
|
10.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
11. 难度:中等 |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一种),其离子符号是 。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
12. 难度:中等 | |
学习了化学,我会用化学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 晚上,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科考人员野外考察时要经过一小段沼泽地,为顺利通过,有人提议向沼泽地上铺一层生石灰,沼泽地将会变硬,人们能顺利通过,同时铺撒和通过时应小心“烫伤”。这是真的吗?我要继续看下去。我知道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并且能从化学角度说明“烫伤”的原因是 。
|
13. 难度:中等 | |
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 。 (3)t2℃时,将30g a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4)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a、b两物质20g,同时降低温度, 的溶液先达到饱和。
|
14. 难度:中等 | |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山东省一些城市增设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 。 (2)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 ,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 。
|
15. 难度:困难 | |
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2)海水淡化。下图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 (3)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填反应顺序号)。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 。 (4)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是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制得纯碱。 ①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质量比为84∶53.5,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l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
|
16. 难度:困难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下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
17. 难度:中等 | |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Fe2O3)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克。
|
18. 难度:困难 | |||||||||||||
欲测定某锌﹣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样品10克放入烧杯中,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1分)第二次实验时生成气体质量m= _________ 克; (2)(2分)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