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4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       B.冰雪融化     C.甲烷燃烧      D.活性炭脱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做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油和水中加洗洁精是溶解现象。

B.钢丝球刷洗铝制炊具使其光亮耐用

C.食物滴加碘酒变蓝则含有淀粉

D.火腿中加大量亚硝酸钠保持肉质鲜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某校为寄宿学生的早餐免费提供一个鸡蛋,鸡蛋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D.油脂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4年3.15晚会的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晚会曝光了学生用的涂改液中甲苯(C7H8)严重超标。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中共有15个原子

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

C.甲苯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D.甲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7:8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用“满分5 manfen5.com”和“满分5 manfen5.com”依次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D.物质X含4种元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淀粉遇加碘盐会变蓝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石蕊试液遇氨气变红色

D.升高饱和石灰水的温度,溶液会变浑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Y无反应;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Y﹥X﹥Z        B.Z﹥X﹥Y        C.X﹥Z﹥Y       D.X﹥Y﹥Z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C.使用聚氯乙烯薄膜包装食品     

D.“瘦肉精”提高猪的瘦肉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衣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对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2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OH、H2SO4        B.KNO3、NaCl、CuSO4

C.HCl、Na2CO3、K2SO4         D.KMnO4、Na2SO4、KCl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大理石

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入适量水观察是否溶解

C

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在空气中加热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一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现取该混合物6.0克,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

A.12.0g         B.24.0g        C.20.0g        D.40.0g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1分)Ⅰ.用化学用语表示:

(1)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2)碘酒中的溶剂                   

(3)第13号元素形成的离子           

(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Ⅱ.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打开啤酒瓶塞,有泡沫溢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        有关;

(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酸性气体,是因为它具有         

(3)洗涤精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             

(4)天然气可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5)金属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它能够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3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收集。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4)Y中的溶液是            ;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5)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6)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6分)据悉:工业级硫酸亚铁经一系列提纯后制得FeSO4溶液,再利用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3O4粉,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资料卡:通空气时发生的反应为:4Fe(OH)2+2H2O+O2==4Fe(OH)3,由沉淀获得Fe3O4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Fe(OH)2+2Fe(OH)3满分5 manfen5.comFe3O4 +4H2O。请自学上述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流程中操作a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b中控制“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      ,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

(3)操作c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工业上能否用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来直接获得复印用Fe3O4 粉?       (填“能”或“不能”)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为进一步探究各成分的含量,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13.6g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2)先通一段时间CO,再点燃酒精喷灯;

(3)待反应结束,熄灭酒精喷灯,再缓缓同入一段时间CO;

(4)冷却至室温,称取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

(5)测定澄清石灰水较反应前增重4.4g

反应前先通CO的目的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                                 

【数据处理】

请你根据有关数据,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请在答题纸上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问题讨论】

(1)有同学不赞同使用步骤(5)中的数据,原因是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提出一个实验改进的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