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B.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C.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
2. 难度:中等 | |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13153I和12753I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属于同种元素
|
3. 难度:中等 | |
酱油主要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两大类。酿造酱油是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没有毒副作用,而配制酱油则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虽然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可以安全使用,但因可能含有三氯丙醇(有毒副作用,化学式C3H7ClO)还是建议购买酿造酱油。下列有关三氯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B.碳、氢、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1:1 C.从类别上看三氯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微观上看三氯丙醇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一定含氢,盐一定不含氢 B.酸、盐都可能含氧 ,碱一定含氧 C.碱与盐、酸与盐之间一定会发生反应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会得到澄清溶液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B.50mL水和50mL酒精配制成100mL酒精溶液 C.通过滴入酚酞溶液确定纯碱中是否有无烧碱 D.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
6. 难度:困难 |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Cu(CuO)——加入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CO气体(CO2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Fe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的H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D.用水稀释pH=10的溶液
|
9. 难度:中等 | |
(2分)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数字“2”的意义把2H2、H2O、O2-、O2、NO2、2S2- 选出部分符号归为一类。 (1)你选出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中等 | |
(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 (2)经常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常称为__________燃料。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
11. 难度:中等 | |
(4分)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 + CuO 3CO + Fe2O3 C + O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 + 2H2S = 3S + 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 价变为___价。
|
12. 难度:中等 | |
(4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你回答: (1)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4Cl与剩余NaCl的混合溶液)降温,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你认为NH4Cl先结晶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NH4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
13. 难度:中等 | |
(5分)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d______________。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选择上图中的 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较多量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的i装置。
|
14. 难度:中等 | |
(7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分别是 。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3)实验C中探究出的结论是 。 (4)D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 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小”或“偏大”)。
|
15. 难度:困难 | |
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ρ水 = 1g/cm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 %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右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