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煤气燃烧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无尘空气 B.加碘食盐 C.液态氧气 D.武德合金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大力发展煤电 B.开发新型能源 C.禁止焚烧秸秆 D.控制工地扬尘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
5. 难度:简单 | |
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 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冒白雾 C.点燃棉纱线和羊毛线,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黑色固体
|
8. 难度:中等 | |
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3︰26︰1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9. 难度:困难 | |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水和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B.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锌粉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会变为红色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B.生成物中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C.反应物中无单质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一种最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氢能源循环体系能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C.该过程的实现,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实际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可彻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2CO+O2 B.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原理:6HCl + Fe2O3 = 2FeCl3 +3 H2O D.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胃酸过多: Mg(OH)2 + H2SO4 = MgSO4 + 2H2O
|
13. 难度:中等 | |
t℃时,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
14.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15. 难度:困难 | |
取Mg和MgO的混合物6.4g,加入一定质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A.0.4g B.0.2g C.0.15g D.0.1g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混合使用,既可以增加肥效又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D.葡萄糖、蔗糖有甜味,但糖类物质不一定是都是甜的
|
17.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18.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K2CO3 HCl NaOH BaCl2 B.CuSO4 NaOH BaCl2 HCl C.NaCl HCl H2SO4 AgNO3 D.NaOH KOH MgCl2 H2SO4
|
19. 难度:中等 | |
向10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溶液的pH=7 B.从点M到点N时,溶液质量增加了40 g,Q点的数值为4.9 C.溶液中Na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N>P D.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
20. 难度:困难 | |
氯化亚铜(CuCl)难溶于水,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Cu2(OH)3Cl。以粗盐水(含CaCl2、MgCl2、Na2SO4)、Cu等原料制CuCl的工艺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2Cu+2H2SO4+O2 A.溶液① ② ③依次加入,则A为Na2CO3、B为BaCl2 B.HCl+NaOH=NaCl+H2O是“反应II”中唯一的反应 C.沉淀池中H2O也参与反应且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若CuCl被氧化的原理为:4CuCl+4H2O+O2=2Cu2(OH)3Cl+2A,则A为HCl
|
21. 难度:简单 | |
(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汞原子 ; (2)3个氮分子 ; (3)最简单的有机物 ; (4)人体缺少 元素,易患骨质疏松症。
|
22. 难度:简单 | |
(4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字母编号): A.食盐 B.明矾 C.生石灰 D.葡萄糖 E.活性炭 (1) 可用作冰箱的除味剂; (2) 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 (3)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4)通常可作干燥剂的物质是 。
|
23. 难度:简单 | |
(3分)下图为CO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1)关于图中“碳转化”,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化学变化 B.碳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D.实现碳资源的有效循环 (2)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 6H2 (3)将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4. 难度:中等 | |
(5分)某小组设计了从某工厂管道烟泥(含炭黑、Cu、Zn和S)回收Cu的实验方案: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 (填字母)。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操作③会产生一种大气污染物,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 。 (4)流程中I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流程II加入的金属X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金属,X是 。
|
25. 难度:简单 | |
(3分)高铁酸钾(K2FeO 4)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它能与水发生缓慢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固体和一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同时得到的溶液呈碱性。 (1)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高铁酸钾与水反应(计量数分别是4和10)的化学方程式: 。
|
26. 难度:中等 | |
(9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得到相对纯度更高的氧气一般可用 装置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般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制氢气时,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优点是 。
|
27. 难度:中等 | |
(8分)将(NH4)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且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气体成分产生兴趣。 【查阅】CuO和NH3加热时发生反应:2NH3+3CuO 【猜想】猜想一:气体是CO2 猜想二:气体是NH3 猜想三:气体是NH3和CO2 【讨论】(1)猜想一肯定不正确,理由是 ; (2)因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故有NH3产生。 【探究】为确定气体成分,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1)实验后,取少量A中固体,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其中含CO2; (2)B中观察到 ,证明含有NH3; (3)(NH4)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4)若B装置连同固体质量减轻4.8g,则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 ; 【反思】 (1)实验测得装置C增加的质量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 (2)氨气也是污染物,在C装置后连接下图装置,以吸收尾气中未参加反应的氨气。干燥管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防止氨气逸出 ②防止液体倒吸 ③防止盐酸挥发
|
28. 难度:中等 | |
(5分)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由实验①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由实验②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3)白色沉淀D为 ,写出实验③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根据整个实验还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
|
29. 难度:中等 | |
(5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F为气体单质,F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D、E为固体,D呈红棕色,E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D的作用是 ; (2)②处利用 不同(填序号,A.沸点 B.密度 C.溶解性),分离得两种气体; (3)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 ;④ 。 (4)M与NH3可生成尿素[CO(NH2)2],则参加反应的M与NH3的质量比为 。
|
30. 难度:困难 | |
草酸是一种酸,草酸晶体(H2C2O4•2H2O)易溶于水,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与氢氧化钙的反应:H2C2O4 + Ca(OH)2= CaC2O4↓(白色)+ 2H2O。 【分析讨论】 (1)草酸的水溶液的pH 7(填“>”、“=”、“<”) (2)实验室可用加热草酸晶体分解的方法获得CO ①先加热草酸晶体生成CO、CO2和H2O,其化学方程式是 ; ②再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吸收CO2,其化学方程式是 ; ③最后用下图装置收集CO,气体应从 端进入(选填“a”或“b”)。 【实验反思】 (3)甲认为下图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老师、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装置是正确的,理由是 。 (4)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认为一定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丙认为乙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生活链接】菠菜营养丰富,但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主要成分:草酸钙晶体),小组同学对草酸钙晶体的性质及组成产生了兴趣。 【性质探究】按下图装置将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样品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并检验产生的气体。 【问题讨论】 (5)B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反应生成了水; (6)C、G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反应还生成 和 气体。 (7)反应开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组成确定】 (8)利用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温度为200℃左右时,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为 g。 ②计算CaC2O4·xH2O中的x(Ca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8),x = 。 ③800℃以上时,经检验残留固体为氧化物,图中m的值是 。 ④写出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的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