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连接大江南北的南京地铁3号线通车运行。地铁建造中广泛使用了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锰钢 B.生铁 C.硬铝 D.合成材料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
4. 难度:简单 | |
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4 C.0 D.-4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6. 难度:简单 | |
在元素周期表中铈(Ce)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的原子序数是58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0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氨水 B.碳酸氢铵 C.硝酸钾 D.过磷酸钙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
9. 难度:简单 | |
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g>R>Cu B.Cu>R>Mg C.R>Mg>Cu D.Mg>Cu>R
|
10. 难度:简单 | |
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水分子可以透过膜(海水中其他粒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这种膜可用滤纸代替 B.左侧池中的淡水属于混合物 C.右侧池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右侧池中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1. 难度:简单 | |||||||||||||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2. 难度:简单 | |
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C.丁二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g D.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 难度:简单 | |
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 A.Ca2+ B.Fe3+ C.OH﹣ D.CO32﹣
|
15.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甲<乙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16. 难度:中等 | |
(12分)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MnO2起 作用。现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为1.1g/cm3) mL(保留一位小数),需要加水 mL。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3)若用A装置作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缺点是 。 若用A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
17. 难度:简单 | |
(7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在干冰、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2)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 ①2O ②2O2 ③Mg2+ ④SO42- (3)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②A、B、C、D 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可作燃料的是 。 ③B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④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
|
18. 难度:简单 | |
(6分)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市场有“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钙、碘应理解为 (填序号)。 ①元素 ②离子 ③分子 ④单质 (2)煤燃烧会释放出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酸雨的pH (填“>”、“=”或“<”)5.6。 下列关于能源与能量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汽油可作燃料,但不能作溶剂 C.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充分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可用硫酸铜溶液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 (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制成的。
|
19. 难度:中等 | |
(12分)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1)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 (2)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污 C.水垢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反应 体现了下图中 (选填①②③④)性质关系。 (4)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如下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 (选填A、B、C)点处表示。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 ③丙中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反应发生,可加入的试剂有 。 A.无色酚酞溶液 B.硝酸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锌粒 (5)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某造纸厂废水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0. 难度:中等 | |
(4分)A、B、C、D、E、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都是维系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F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的俗称是 。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④会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1. 难度:中等 |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