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雾霾是今年“两会”点击率颇高的词汇。下列有关雾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有效减小雾霾 B.化学在雾霾监测和治理中起重要作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有效减小雾霾 D.雾霾能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
2. 难度:简单 | |
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将石油进行分馏 B.用海水晒盐 C.用浓硫酸做气体干燥剂 D.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A.复合肥料:硝酸钾、磷矿粉、氨水 B.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C.同一物质:烧碱、火碱、纯碱 D.混合物:空气、石灰石、液氧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B.无色酚酞试液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C.硫酸铵和熟石灰在研钵中研磨,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
6. 难度:简单 | |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物质形成溶液的pH: B.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D.形成溶液时的温度:
|
7. 难度:简单 | |
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B.茶氨酸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 C.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茶氨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7:3
|
8. 难度:简单 | |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D.一种溶液和一种固体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
9. 难度:中等 | |
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甲的化学式为NH3 ②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③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④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50g水中加入30g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8.6%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11. 难度:中等 |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 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4. 难度:困难 | |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4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15. 难度:中等 | |
某K2CO3样品,一定含Na2CO3、NaCl和BaCl2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Cl B.一定没有BaCl2,可能有NaCl C.肯定有NaCl,还可能有Na2C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Cl2
|
16. 难度:中等 | |
(7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C、H、O、Na四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食醋中含有的酸____ ____; ②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 ③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物质F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气体。 ①若B为MgCO3,则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 ___; ②若物质D是一种可做建筑材料的盐的主要成分,D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 ③过多X的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④写出一个能实现F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 。
|
17. 难度:简单 | |
(4分)根据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上不能把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的原因 ,属( )反应; (3)工业上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
18. 难度:中等 | |
(9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b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 (填试剂名称)的D装置。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c”或“d”)。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则应选用可用盛放 (填药品名称)的D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海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 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
19. 难度:困难 | |
(5分)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 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 = 3FeCl2和 ; (2)步骤③中适量稀盐酸的标志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
20. 难度:中等 | |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对一份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度进行测定,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 ②取6.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盛有新制澄清石灰水的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上图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发现】C瓶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同学们感到惊奇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提出猜想】原因猜想: ①是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②是生成的气体流速太快,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了可溶性物质[经查资料分析可溶性物质是Ca(HCO3)2,它能与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实验后C瓶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依次滴加足量稀HNO3和AgNO3溶液,无气泡但有沉淀产生。据此判断只有猜想 __(填“①”或“②”)成立。 【交流讨论】对于如何改进实验,乙同学认为:应将盐酸换成稀硫酸,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丙同学认为:应在装置A和B中间插入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以吸收HCl(CO2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其反应),并将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 。 大家讨论后认为:乙同学的方案可行而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 【请你评价】丙同学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 。 【教师点拨】即便换成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前后装置中存在的CO2也会使测定出的样品纯度不准确。 【请你改进】在上述基础上,你的措施是 。 同学们仍称取6.0g试样,用改进完善后的方案重新实验。 【数据处理】装置C实验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为2.2g,则样品的纯度为 _。(列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若不用上述方法,而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选用的试剂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