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葡萄酿酒 C.瓷碗破碎 D.自行车胎爆炸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按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蒸馏水、碘酒、空气 B.二氧化锰、盐酸、小苏打 C.冰水混合物、熟石灰、医用酒精 D.水银、氧化铜、纯碱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任何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会变为饱和溶液 D.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若A和B的质量都为m克,充分反应后,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m克
|
4. 难度:压轴 |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5.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K2SO4、BaCl2、N a2CO3、HCl B.HNO3、Na2CO3、Ca(NO3)2、HCl C.CuCl2、K2SO4、NaNO3、NaOH D.AgN03、KCl、NaCl、HNO3
|
6.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7. 难度:困难 | |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若将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左右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衡的是 A.铜8克,氧化铜8克 B.氯化钡溶液10克,氢氧化镁5克 C.氧化铜4克,碳酸镁8.4克 D.铁5克,铝5克
|
8. 难度:压轴 | |
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只有MgCl2,没有NaCl B.肯定没有CuCl2和Na2CO3 C.肯定有MgCl2和KNO3 D.样品可能由CaCl2、NaCl、MgCl2组成
|
9. 难度:中等 | |
(1)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活性炭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②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③“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④提倡购物时少用塑料袋或不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2)现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若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还需要的仪器是 。 (3)如果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将会 。
|
10. 难度:困难 | |
向硝酸银、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 (1)若向滤渣A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A中一定有 。 (2)若向滤液B里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B里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11. 难度:困难 |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下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从图1中选用的装置依次为 (填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实验结束后,请你通过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来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
12. 难度:困难 | |
某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 (1)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 (2)a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
13. 难度:压轴 | |
实验室现有两包样品,各取少量分别溶于水得甲、乙两种溶液,它们中的溶质是由KNO3、Fe(NO3)3、Fe2(SO4)3、NaNO3、NaOH、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A是 ,溶液甲中一定不含的溶质是 。. (2)若溶液甲中不只一种溶质,则溶液乙中的溶质有 种可能的组成。(填一数字) (3)若溶液丁是纯净的NaCl溶液,则向溶液丙中只要加入 溶液即可。
|
14. 难度:压轴 | |
将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8.9克完全溶解于196.8克水中,向该溶液中 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滤出19.7克沉淀。若将滤液蒸发100克水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计算:(1)蒸发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