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
2. 难度:困难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食醋 C.氢气 D.豆浆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药品变质 B.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 D.火药爆炸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种物质中,呈碱性的是
A.葡萄汁 B.血浆 C.正常雨水 D.胃液
|
6. 难度:中等 | |
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的 A.分子间隔增大 B.原子数目增多 C.分子数目增多 D.分子质量增大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食盐——调味品 B.干冰——制冷剂 C.明矾——净水剂 D.石墨——切割玻璃
|
8. 难度:中等 | |
2013年12月17日,我国宣布在广东沿海海域发现大规模、高纯度甲烷水合物(又称“可燃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属于有机物 B.甲烷做燃料对空气没有污染 C.开采可燃冰关键是防止甲烷泄漏 D.用可燃冰替代煤做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回收废弃塑料 B.使用无铅汽油 C.焚烧生活垃圾 D.合理使用化肥
|
10. 难度:简单 | |
配制100 g 6﹪的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2. 难度:中等 | |
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C.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反应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13. 难度:中等 | |
相同条件下,下列有关排序正确的是 A.密度:氧气>氢气 B.挥发性:硫酸>盐酸 C.熔点:汞>金 D.着火点:白磷>红磷
|
14. 难度:中等 | |
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CaO + H2O = Ca(OH)2 B.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CO + Fe2O3 = Fe + CO2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
15. 难度:中等 | |
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 + 3O2 A.S2O6 B.SO3 C.SO2 D.S
|
16. 难度:中等 | |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Y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Y>X>Z C.Z>X>Y D.Z>Y>X
|
17. 难度:困难 | |
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B.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稀硫酸干燥氧气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
19.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0~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20. 难度:困难 | |
向100 g稀盐酸中加入10 g NaHCO3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反应物均恰好反应完全,生成a g气体。则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a ≥ 4.4 B.a ≥ C.原固体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5.6 g D.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
|
21. 难度:简单 | |
(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钾元素:____ _____; (2)镁离子:___ _; (3)硝酸根离子:____ __; (4)2个水分子:______; (5)碳酸:____ _ _; (6)NO中N的化合价:__ _。
|
22. 难度:简单 | |||||||||||||
(5分)某奶制品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
(1)人体必需六大基本营养素,表中没有标示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______(填“单质”或“元素”),人体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否则会导致______(填字母序号)。 A.贫血症 B.坏血病 C.夜盲症 D.骨质疏松 (3)下列是奶制品常用的四种包装,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罐 B.纸盒 C.塑料瓶 D.玻璃瓶
|
23. 难度:中等 | |
(5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1)A、B、C、D共表示____种元素,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2)Cl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化学符号)。 (3)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5分)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它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从海水中提取粗盐常用______(填“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
25. 难度:中等 | |
(5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铁与______、水发生反应而锈蚀,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 (3)将Al和Fe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26. 难度:中等 | |
(6分)化学无处不在。 (1)用食醋可以清洗热水瓶胆内壁的氢氧化镁水垢,其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 (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硝酸钠 ②硝酸钾 ③硫酸铵 ④磷矿粉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铁粉处理含盐酸的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困难 | |
(6分)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 (1)若B是无色、有毒气体,则A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或__________; C→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则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7分)请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在安装好仪器、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3)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将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则收集氧气装置的气体进口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
29. 难度:困难 | ||||||||||||
(9分)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反思与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0. 难度:中等 | |
桂林人喜欢吃火锅,常用的火锅燃料是一种俗称“固体酒精”的物质。已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C2H5OH)、醋酸钙和水按一定比例制成的“胶冻”。 (1)C2H5OH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若“固体酒精”充分燃烧时,只发生反应:C2H5OH + 3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