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作导线 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
2. 难度:简单 | |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B.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时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毒 B.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5.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属于钾肥 C.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绝不能点火或开灯,必须截断气源,打开门窗 D.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钠会得佝偻病 B.大米中富含蛋白质,是我们生活的主食[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营养素只包括蛋白质、糖类和油脂
|
7. 难度:简单 | |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原子 B.②易与③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C.①②③都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 D.①③表示的粒子的性质一定相同
|
8.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它们都是含有大量的H+
|
9. 难度:简单 | |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炼钢——支持燃烧 C.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干冰升华吸热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B.用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检验NH4NO3溶液和KCl溶液 C.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提纯粗盐 D.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NaOH→Na2SO4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13. 难度:中等 | |
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 B.在“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C.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入水稀释,其pH值变化也符合本坐标图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
|
15. 难度:简单 | |
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请填空: (1)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2)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 污染。 (3)地下水钙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HCO3)2形式存在〕,人长期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人身健康。生活中常通过加热方法使水软化,其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 ↓+ X↑+ H2O,则X的化学式 。
|
16. 难度:中等 | |
我区石灰石含量丰富,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开发价值较高。以石灰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1)A的化学式是 ,A可做食品的 剂。 (2)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7. 难度:简单 | |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生成物都是由 构成的 (3)通过该反应的微观过程,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
18. 难度:中等 | |
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9.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用的试剂是 。 (2)实验室用装置 (填编号)收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后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 装置(填编号)。
|
20.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试剂标签残缺,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甲、两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甲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得出结论】乙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设计实验并继续探究】 (1)甲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2)乙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拓展与应用】 甲确定该溶液,选择了与乙不同的试剂,甲选择的试剂是 (要求类别不同)。 【反思与评价】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其理由是 。
|
21. 难度:中等 | |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2%之间。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铁合金样品5.7g(假设只含铁单质及碳单质),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计算回答(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