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有这种变化的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 A.CaCO3、Na2CO3 B.K2SO4、KCl C.生石灰、熟石灰 D.CuSO4、Fe2(SO4)3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
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 B.牙膏是中性物质 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
|
5. 难度:中等 |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A.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反应剧烈 C.与同种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常温下,在空气中金属镁比铁容易氧化
|
6.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2SO4、NaCl、Na2SO4 B.Ba(NO3)2、H2SO4、NaOH C.NaCl、NaOH、CuSO4 D.FeCl2、KNO3、KCl
|
7. 难度:困难 |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AgNO3 B.Cu(NO3)2 C.Fe(NO3)2 D.Fe(NO3)3
|
8. 难度:困难 |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 C.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
|
9. 难度:困难 | |
X,Y,Z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①X+H2SO4=XSO4+H2↑ ②Y+H2SO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3=Y(NO3)2+2Z. A.Y>X>Z B.X>Z>Y C.X>Y>Z D.Z>X>Y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
11. 难度:中等 | |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再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精盐。
|
1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 ①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③溶【解析】 ④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3. 难度:困难 | |
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一家化工厂的污水设计排污方案,请你就他们的探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Ⅰ.首先用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性.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行,测得pH<7; 乙: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湿润,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丙:取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7. (1)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污水显 . Ⅱ.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设为盐酸)的质量分数. 甲、乙两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甲、乙所示: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理由是 . (3)乙同学当观察到 现象时即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消耗NaOH溶液2g,则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 (4)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 (5)除去污水中的盐酸,你建议选用的原料是 . A.NaOH B.Ca(OH)2 C.CuO D.Fe
|
14. 难度:困难 | |
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填>、=、<)。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