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小刚同学在家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2. 难度:中等 | |
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0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
3. 难度:中等 | |
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
4. 难度:中等 |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属于有氧化物 C.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是15:22:5 D.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
5. 难度:简单 |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溶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 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少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图中所示有三种氧化物的分子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
|
9. 难度:中等 | |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是 A.X<Y<Z B.X<Z<Y C.Z<Y<X D.Z<X<Y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30℃降到10℃时,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
|
11. 难度:困难 | |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少量废液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铜、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12.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物质在PH值=1的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KCl、Ba(NO3)2、NaCl B.NaNO3、Na2SO4、NH3•H2O C.KOH、CuSO4、H2SO4 D.AgNO3、KCl、K2SO4
|
13.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14. 难度:压轴 | |
下图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15. 难度:困难 | |
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2.2g Fe2O3,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A.2.4 g B.2.2g C.3.2g D.3.6 g
|
16. 难度:中等 | |
(9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请选Ca、O、C、H、Na五种元素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①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 __;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 ___; ③食醋中含有的酸是____ ____; ④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___ __; ⑤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__ ____; ⑥可用做干燥剂的氧化物是__ _。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粉能与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而生锈,常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 (4)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中残留少量蒸馏水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
|
17. 难度:中等 | |
(11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 _____;如果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_____ _______; (3)A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 (填“正放”或“倒置”)在实验台上。 (4)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固)+H2SO4=FeSO4+H2S↑。要制取干燥的硫化氢气体,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 )→( G )→( )→( )。
|
18. 难度:中等 | |
(4分)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
19. 难度:困难 | |
(11分)、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为检验其是否变质,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九(五)班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提出问题】待测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请你用化学方程式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 【提出猜想】 (2)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 【设计方案】 (3)实验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一正确。 请你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 实验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若溶液中没有出现气泡,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了,猜想一正确。小陈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请你想一想他的理由 。 实验方案(三):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请你写出发生的方程式 。小刘同学提出异议,原因是 。 实验方案(四):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 到 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 【实验结论】该溶液为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反思交流】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除了选用试剂验证产物碳酸钠的存在能证明两者可以反应外,是否有其他办法证明两者反应呢? (4)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实验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
20. 难度:困难 | |||||||||||||
(5分)某化学实验小组要检测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同学们取20g黄铜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共加入15g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请计算:(1)第二次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m= g。 (2)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