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我市的标志性建筑,在装修上使用了许多化学材料,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部护栏用的不锈钢有防锈功能 B.主体红砖含有三氧化二铁 C.内部装修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正门响钟的黄铜是铜、锡合金
|
2. 难度:简单 | |
做下列一些化学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④ D.无法判断
|
4. 难度:简单 | |
判断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甲醛是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其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醛可能是氧化物 B.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 C.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个数比是1:2:1 D.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
6. 难度:中等 | |
对有关物质的应用,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活或生产中的现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通常雨水pH==5.6 的原因 SO2+H2O===H2SO3 B.将鸡蛋放入盐酸中,蛋壳表面有气泡: CaCO3+2HCl===CaCl2+H2O+CO2↑ C.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 4CO+Fe3O4 D.成语:“滴水穿石”的反应: Ca(HCO3)2===CaCO3↓+CO2↑+H2O
|
8. 难度:中等 | ||||||||||||||||
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白磷的瓶子上粘有的标记是 B.商场电器着火,断电后快速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洗去蚕丝被上的油污,用肥皂进行乳化洗去油污 D.减少面粉厂通风次数,防止面粉飞扬遇火引发爆炸
|
10. 难度:中等 | |
X、Y两种固体(均不带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Y两种固体物质都是易溶性物质 B.降温t2℃X和Y的两杯饱和溶液到t1℃,析出的X一定比Y多 C.向M点65gX溶液中加入15g X固体能得到t2℃X的饱和溶液 D.降温(远高于t2℃)的X和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可初步提纯X
|
11. 难度:中等 | |
四名同学的对话,你同意谁的说法
|
12. 难度:中等 | |
对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利用空气也可以分离出能源 B.防止铁生锈也是保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铁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水是重要的资源,未来有望从水中获取能源 D.可燃冰是未来的替代能源,它仅仅是一种能源但绝不会成为资源
|
13. 难度:压轴 | ||||||||||||||||||||||||||
为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14. 难度:困难 | ||||||||||||||||||||||||||
用两种方法来鉴别物质,两种方法科学且完全正确的是
|
15. 难度:中等 | |
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该土壤施加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则固体混合物中NH4NO3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A.10:17 B.20:17 C.10:34 D.30:34
|
16. 难度:中等 | |
(5分)“嫦娥号”卫星表面用钛合金制造,卫星的支撑臂是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制造的碳纤维,携带的“中华牌”月球车表面附着一层的金箔纸,使其具有保温、防辐射能力。试回答: (1)这种碳纤维属于 材料; (2)金可以被敲成几微米的金箔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性质; (3)用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炼钛有下列反应流程: 反应③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中,钛的化合价变化是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5分)别拿土豆不当粮食,据报道:我国即将启动“马铃薯(即土豆)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做为第四大主粮。今后把土豆加工成馒头、面包、面条等做为餐桌上的主食,如图是土豆种植。试回答: (1)土豆中含有主要营养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秧苗矮小会影响土豆的产量,为保证土豆秧苗生长浓绿且耐旱,施加的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 (3)种植马铃薯要求土壤溶液呈微酸性,在测定土壤pH时,小明将少量土壤放入大烧杯底,加大半杯蒸馏水,搅拌过滤,将滤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这种测定方法不是土壤溶液真实的pH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今后把土豆由副食列为主食对待,从化学的角度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3分)图中 (1)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7分)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一种药品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点燃无锈且绕城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木条,迅速插入装有一瓶足量的氧气时,铁丝没有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无水)要用手指按住玻璃片,不然玻璃片容易滑动脱落,从压强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难度:中等 | |
(4分)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向污染宣战”。对下列行为引发环境污染进行分类,能更好地防治污染。据此,请你判断并用序号回答: ①汽车排放尾气; ②家庭洗涤剂的排放; ③水中蓝、绿藻类狂涨; ④公共场所吸烟; ⑤夏天城市露天烧烤; ⑥海洋钻探石油泄漏 (1)主要引发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 在工农业或生活中,请你举出既能引发空气污染,又能引发水污染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 (2)春耕地之前,为了便于整地播种,农民将田地中的杂草进行点燃,又叫烧荒,这样会引发空气中PM2.5增多,为防止空气污染,在不点燃的条件下,又要将这些杂草变成农作物的养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难度:困难 | |
(6分)在化学游戏上,小明在圆形卡片上填上不同的物质,摆成一个五连环(如图),让相邻物质在常温下能发生反应。小明对其他同学提出下列问题,请你参与: (1)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⑤是铁片,则④和⑤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③、④、⑤的物质倒入一个烧杯中,搅拌,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向滤液中放一枚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则滤渣一定含____________,可能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困难 | |
(5分)小明和小霞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某实验台上放置一个无塞开口的细口瓶,且标签残缺,如图。对此两名同学探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原来开口的这瓶溶液中含一种溶质是什么(不考虑NaHCO3)? [进行猜想]原来开口的这瓶溶液中溶质有可能是:①NaCl;②Na2CO3;③Na2SO4;④NaOH;⑤NaNO3 [进行实验]小明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1)________________,看到(2)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溶液中含Na2CO3。 小霞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再加入过量的Ca(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试管中的溶液仍然红色,说明此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3)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通过上述两名同学的实验可知,猜想(4)__________是正确的,但实验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困难 | ||||||||||||||||
(5分)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若参加反应的金属为R,请写出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8.3g水,且无晶体析出,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