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苹果腐烂 C.石蜡熔化 D.辣椒剁碎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
3. 难度:简单 | |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许多村庄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关于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灯柱属于复合材料 B.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灯泡中填充氮气作保护气 D.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
4. 难度:简单 | |
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l3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
|
5. 难度:简单 | |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食品往往因为受潮而加速变质,为延长保质期,用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制作香肠时应多加亚硝酸钠(NaNO2)等防腐剂 C.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D.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要紧闭门窗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 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 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
9. 难度:简单 | |
巳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化学方程式CH4 + 2O2
|
10. 难度:简单 | |
我省商河境内有许多温泉,经检测分析,该温泉属于硅酸盐温泉,对心脏、高血压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 A.H2SiO3 B.H4SiO3 C.H2SiO4 D.Na2SiO3
|
11. 难度:中等 | |
专家指出,儿童若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如图,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8H34O2是氧化物 B.C18H34O2是化合物 C.C18H34O2是有机物 D.一个C18H34O2分子由54个原子构成
|
12. 难度:简单 | |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13. 难度:简单 |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20 mL水与2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 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
14. 难度:简单 | |
我市频临渤海,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
15. 难度:简单 |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7. 难度:简单 | |
在氦气、硝酸铵、甲烷、活性炭四种物质中,属于最简单有机物的是_______,可用来填充飞艇的是_______,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 (填化学式)。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 (1) (2) (3)
|
19. 难度:简单 | |
高铁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水平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高铁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常利用点燃铝热剂的方法来焊接钢轨。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铁和氧化铝。 (1)钢轨属于________(填“单质”、“合金”、“氧化物”之一)。 (2)点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 (3)某同学回忆起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一氧化碳是还原剂,他推理得出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选填“铝”或“氧化铁”)。在铝热剂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________。
|
20. 难度:简单 | |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201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为响应这一主题,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流经我市的河水进行取样测试。请根据某日采集的水样回答以下问题: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测得其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_性; (3)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 ①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 ②化工厂排放的污水 (4)为了保护河水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
21. 难度:简单 | ||||||||||||||||||||||||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其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的铁、钙是指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 ②原子 ③元素 (2)当人体缺钙时,可能引起的疾病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骨质疏松症 ②贫血症 ③夜盲症 (3)豆腐中除了蛋白质、油脂、糖类、无机盐、水之外,还包括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4)豆腐常用塑料袋包装,请指出使用塑料袋包装的利与弊(各答一条)。 利: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一”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A中的操作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写出标号C的仪器名称________,用C的实验操作可以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 ①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 ②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KCl ③将CaCO3与水分离
|
24.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答: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 (3)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得出结论】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l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4)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 ②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5)请你选择与小欣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________溶液。
|
25. 难度:简单 | |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l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要配置150 kg1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取出50g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计算此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此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只剩下100 kg,要使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恢复到(1)中的状态,计算需要加入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