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其饱和溶液 C.除去B中含有少量的A,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
|
4.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5. 难度:困难 |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A.①②或②③ B.②④或①③ C.①③或②③ D.③④⑤
|
6. 难度:困难 | |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说明硝酸铵溶解时只有吸热过程没有放热过程 ③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④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5% A.①④ B.②③④ C.① D.①②③④
|
7. 难度:困难 | |
将某盐酸与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当达到pH=7时,测得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20(设水都以分子形式存在)。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6.0% B.14.0% C.6.4% D.16.0%
|
8. 难度:困难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能大量共存 C.不用任何试剂就能鉴别FeCl3、H2SO4、Ba(NO3)2、NaOH四种溶液 D.向某酸化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9. 难度:压轴 | |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不能够成功的是
B.实验②鉴别化肥为铵态氮肥 C.实验③探究铁生锈的两个条件 D.实验④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10. 难度:压轴 |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向一定量的AgNO3 Cu(NO3)2 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图②是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D.图④是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加入固体质量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关系
|
11. 难度:中等 | |
(4分)如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请写出物质A的名称 , B处的反应方程式为 ; 该高炉中最终的产品为 。
|
12. 难度:简单 | |
(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从A氢氧化钙、B纯碱、C天然气、D烧碱、E甲醇、F石灰石、G硫酸这八种物质中,选择字母序号或化学式填空。 (1)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序号) (2)用做建筑材料的是 ;(序号) (3)大庆是石油之城、百湖之城。家庭厨房清洁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 (4)工业酒精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化学式﹚; (5)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碱是 (序号) (6)能用于除去铁锈的物质 (化学式)
|
13. 难度:困难 | |
(6分)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20%的稀硫酸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10%的稀硫酸的pH升高,可采取如下方法: (1)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加入的物质是(要求物质的类别不同) 、 。 (2)通常类别相同的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物质,稀盐酸、稀硫酸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_____。 (3)【查阅资料】资料一:已知复分解反应CaCO3 +2HC1= CO2↑+ H2O + CaCl2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填字母)_______(2分)
|
14. 难度:中等 | |
(10分)甲、乙、丙都属于氧化物,M是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反应③是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反应,其中A属于单质,丙通常为食品干燥剂。它们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化学式:M 。 (2)组成物质B的三种元素是 。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 。 ⑥ 。 (4)运用下列装置检验生成的甲、乙两种物质,其中A中盛装一种无色液体,B中盛装一种白色固体,则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填接口字母)
|
15. 难度:困难 | |
(3分)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图,打开止水夹a在乙中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片刻后夹紧止水夹a,此时乙中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6. 难度:困难 | |
(12分)实验室欲用含杂质的粗盐配制50g 5%的NaCl溶液,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乙实验为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步骤为 (填序号), (2)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变”) (3)经过甲实验提纯后的食盐还含有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一步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步骤②和④中所加的试剂依次为 、 . 2.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3.写出步骤③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
17. 难度:压轴 | ||||||||||
(19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那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Ⅲ: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 ① 。 【查阅资料】 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⑥ (2)用酚酞试液 ⑦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3)若取少量的固体溶于水, 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__⑧ 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0℃,101kPa下进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 ④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24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 ⑨ (2)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理由是 ⑩ (3)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⑪ (20℃,101kPa下,22.4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Na2SO4和NaHCO3、 ⑫ 、 。
|
18. 难度:压轴 | |||||||||||||||
(一)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如图所示的浓盐酸,要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用该盐酸多少毫升? (二)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所配制的稀盐酸,测定该某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矿石中只含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极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他们取一块,将其粉碎后,称出11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 然后加入100g所配制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下列数据,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此石灰石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将滤液蒸发掉多少克水后可得到某温度下氯化钙的饱和溶液(某温度下,氯化钙的溶解度为25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某石灰厂在矿山上开采出这样的矿石550吨,最后可得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