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A.20% B.21% C.78% D.90%
|
2. 难度:中等 | |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水的蒸发 C.粮食酿酒 D.酒精燃烧
|
3. 难度:中等 | |
表示两个氧分子的符号是 A.
|
4. 难度:中等 | |
属于浊液的是 A.香水 B.“雪碧”汽水 C.碘酒 D.牛奶
|
5. 难度:中等 | |
铝制品表面有层致密的氧化膜,其成分是 A.+2 B.+3 C.+4 D.+5
|
6.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胆矾 C.氢氧化铝
|
7. 难度:中等 | |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 A.硫粉 B.镁条 C.木炭 D.铁丝
|
8. 难度:简单 | |
对化学仪器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仪器密封性,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仪器是
|
9. 难度:中等 | |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
10.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氦气用于充霓虹灯 D.活性炭吸附毒气
|
11. 难度:中等 | |
小明在家里测定了以下物质的pH,数据一定有误的是 A.雨水pH=5 B.奥妙洗衣粉pH=12 C.肥皂水pH=4 D.柠檬汁pH=2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A.由化合物变为单质 B.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C.固态物质变为气态 D.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
|
13. 难度:中等 | |
书写正确的方程式是 A. B. C. D.
|
14. 难度:简单 | |
学生实验的一般步骤有:①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②预习实验内容;③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分析现象;④查对实验仪器药品是否齐全;⑤拆开实验装置,清洁整理。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⑤① B.②③④⑤① C.②④③①⑤ D.②⑤③④①
|
15. 难度:中等 | |||||||||||||
以下知识梳理中,错误的是
|
16. 难度:中等 | |
有关 A.将 B. C.干冰升华会放出大量的热 D.工业上可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
|
17. 难度:中等 | |
关于反应: A.镁着火时不能用 B.该反应中, 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存在形态均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
18.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8g B.1mol C. D.1个硫原子的质量是32g
|
19. 难度:中等 | |
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右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21. 难度:中等 | |
能源与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①煤燃烧生成的 ②2014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 。 A.焚烧垃圾 B.开发新能源 C.提倡使用化石燃烧 D.工业废水排入河中 ③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转换为无污染的气体,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Ⅰ.1mol丁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Ⅱ.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减少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属于氧化物的是甲、乙、丙 D.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22
|
22. 难度:中等 | |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2013年8月起,浦东居民全部喝上了青草沙优质水。 ①在图1中,氯气的作用是 ,出厂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图2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③青草沙水含氯化钠、氯化钾和硫酸锂等矿物质。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Ⅰ.随温度升高,硫酸锂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Ⅱ.40℃时,12g氯化钾固体溶于25g水中,成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Ⅲ.上图中P点的含义是 。 Ⅳ.分别将100g氯化钠、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80℃降温至1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为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氯化钠<硫酸锂 C.溶剂质量:两者相等 D.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硫酸锂
|
23. 难度:中等 | |
用以下装置进行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上述装置都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 色; ②用装置甲进行实验,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的原因是 ; ③装置乙中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仅答两点)。
|
24.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 ②用装置A进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化学方程式为 。 ③在A-D的发生装置部分,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是 (填字母,下同),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是 。 ④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能否使用装置D?理由是 。 ⑤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mol二氧化碳。请计算: Ⅰ.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Ⅱ.上述实验中所取石灰石的质量可能为 (填字母)。 A.16.0g B.20.0g C.24.0g D.26.0g
|
25. 难度:困难 | |||||||||||||||||
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可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1)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曲线如图。 根据上图信息可知,该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 (2)探究温度及催化剂质量的影响。请补填实验V中的数据。
(3)溶液酸碱性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也有影响。 ①分析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资料表明:过氧化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