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 B.牛奶变酸 C.香水挥发 D.车胎爆炸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能源的开发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火力发电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和白烟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加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受压,分子体积缩小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7.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B.硫原子的质量为32.07g C.硫属于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8. 难度:中等 | |
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 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 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生铁<钢 D.物质形成溶液的pH:肥皂水>食盐水
|
9. 难度:中等 | |||||||||
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A.Ca(OH)2 B.CuSO4 C.HCl D.NaCl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被蚂蚁(含蚁酸)叮咬后可涂上食醋,减轻痛痒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盐酸提纯NaOH溶液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使用过量的红磷
|
11. 难度:中等 | |
目前发现“达菲”治疗H7N9病毒是有效的药物。但这个药物最好在36小时之内,不超过48小时用药有效,超过这个时间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莽草酸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莽草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7∶10∶5
|
12.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
14. 难度:中等 | |
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 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
15. 难度:中等 | |
取NaOH固品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变化的图像是
|
16. 难度:中等 | |
(6分)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银原子 ;(2)3个硫离子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5)氨水中的阴离子 ;(6)硝酸钡中钡元素显+2价 。
|
17. 难度:困难 | |
(7分)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无色气体G的化学式_______,F中显浅绿色的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
18. 难度:中等 | |
(9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a 、b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则①~⑤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 (4)小波同学将装置②进行了改进,如图Ⅰ和Ⅱ。改进后的装置与装置②相比,装置Ⅰ的优点是 ,装置Ⅱ的优点是 ; (5)实验室若用装置Ⅰ制取二氧化碳,铜网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 (填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9. 难度:困难 | ||||||||||||||||||||
(10分)暑假,同学们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形成原因分析: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 的混合物。 (2)他们取白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水溶解后,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完成实验报告:
(3)交流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
20. 难度:中等 | |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温度为20℃),为了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左下图的小烧杯中加入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 g/mL),并滴入3滴酚酞,测量其温度;另取过量的稀硫酸(密度1.12g/mL),测量其温度后逐量缓慢地加入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与加入稀硫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当加入5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写溶质化学式)。 (2)当加入约为 mL稀硫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约为(填写整数) ℃,烧杯中溶液颜色 。 (3)当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mL时,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 (4)当溶液温度升到最高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共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