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做结论
|
2. 难度:中等 | |
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煮熟 B.液化石油气燃烧 C.水沸腾 D.菜刀生锈
|
3. 难度:简单 | |
在生产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太阳能热水器既节能又环保 D.植树造林能改善空气质量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最适合人直接饮用的水是 A.海水 B.检验合格的矿泉水 C.湖水 D.河水
|
5. 难度:简单 | |
在实验中,要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应选用 A.漏斗 B.量筒 C.胶头滴管 D.托盘天平
|
6. 难度:中等 | |
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红墨水 D.自来水
|
7.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8. 难度:中等 | |
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属于化合物 C.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臭氧是混合物
|
9. 难度:中等 | |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
10. 难度:简单 | |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 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
11. 难度:简单 | |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是H2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 : 1 D.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12. 难度:简单 | |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水的蒸发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
13. 难度:简单 |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氧气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氮气可以制取化肥和硝酸,是利用了氮气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 C.用观察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收集一玻璃杯的呼出气体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16. 难度:简单 | |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C.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解于水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
17. 难度:简单 | |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
18. 难度:简单 | |
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
19. 难度:中等 | |
某个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
|
20. 难度:中等 | |
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22. 难度:简单 | |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C.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
|
24. 难度:简单 | |
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的水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少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
25. 难度:简单 | |
有人用下列方法除去硬水中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煮沸 B.静置 C.过滤 D.用活性炭吸附
|
26. 难度:中等 | |
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1)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水是生命之源”这名句话不仅说明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还告诉我们水可以溶解许多工作物质,供给生命需要。但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会对生命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有___________(填序号)①氧气②氧元素③氧分子。 净化水的操作有①静置 ②吸附 ③过滤 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填序号);由河水生产成自来水,依次需要经过的步骤是(填序号) ___ ; 其中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填序号) ;制取自来水的过程中,往往用氯气对水进行消毒,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下图现象。请填空: (1)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放在热水中,溶解速度加快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
30. 难度:中等 | |
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 CH4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卡通图,填空并把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填在横线上。 (1)填写下列数据或名称:a ;b ;c ; (2)你得到的信息是:① ; ② 。
|
32. 难度:中等 | ||||||||||||||||||||||||
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容器瓶中燃烧。记录如下: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的操作错误之一是 。 (2)用图A改正后的装置进行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3)用图B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其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
|
34. 难度:中等 | |
用文字表示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或“分解”):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 反应; (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
35. 难度:困难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甲 乙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然后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6)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 (7)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__________ 。
|
36. 难度:困难 | |||||||||||||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右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否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