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本次化学期末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
2.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②④⑥⑤
|
3. 难度:简单 |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4.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5. 难度:简单 | |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 A.CaCO3→Ca(OH)2→CaO→CaCO3 B.CaCO3→CaO→Ca(OH)2→CaCO3 C.CaCO3→Ca(OH)2→CaCl2→CaCO3 D.Ca(OH)2→CaCO3→CaO→CaCO3
|
6. 难度:困难 | |
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 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7. 难度:中等 | |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绿色世纪”。保护地球是我们每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D.生活污水未经统一处理就排放.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A. S+O2 C. 2H2+O2
|
9. 难度:中等 | |
被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 A.+3 B.-3 C.0 D.+5
|
10.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四种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
11. 难度:中等 | |
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aI +5H2SO4(浓)== 4I2 +4X +H2S↑+4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A.Na2S B.Na2SO3 C.NaOH D.Na2SO4
|
1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3. 难度:中等 | |
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通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分别通入少量稀硫酸,振荡
|
14. 难度:中等 | |
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 A.一氧化碳 B.酒精 C.甲烷 D.石蜡
|
15. 难度:简单 | |||||||||
及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洁同学对相关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16. 难度:简单 | |
加油站应贴的标志是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方框中符合
|
18. 难度:中等 | |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D.若实验过程中,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 D.纯碱、酒精、水银
|
20. 难度:简单 | |
“雪碧”是一种溶有大量 A、紫色 B、红色 C、无色 D、无法确定
|
21. 难度:中等 | ||||||||||||||||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
22. 难度:中等 | |
(6分)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 ; (2)硫酸根离子____; (3)+2价的铁元素_______;(4)碳酸钠_______(5)铜元素___________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6分)图甲是A、B、C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 (1)图1中A结构示意图中x= ;C结构示意图中y= ;B结构示意图是 的结构示意图(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2)图2中方框内的横线上应填的元素符号是 ;图1中B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为 。 (3)图2中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24. 难度:中等 | |
(8分)(1)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____ (填“高”或“低”),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很多物质都能燃烧,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反应的方程式为 (3)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色,此实验主要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将所得溶液通过简易净水器中的石英砂和活性碳等处理后,得到无色溶液,由此说明活性炭是具有___________性的物质.
|
25. 难度:中等 | |
(3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产物C、D中,属于单质的是 。 (2)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C的计量数(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为 。
|
26. 难度:中等 | |
(5分)(1)煤、 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低碳生活”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的是 . ①提倡发送电子贺卡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 ④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⑤增强室内自然采光
|
27. 难度:简单 | |
(9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下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写字母).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如图F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
|
28. 难度:中等 | |
(8分)科学探究常用控制实验条件(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如关于燃烧条件的探究有: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温度)三个控制变量。 (1)某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的时候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石块和木条同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这是把可燃物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支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在两个集气瓶内,然后用玻璃片盖住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瓶口,结果发现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里面的蜡烛很快就熄灭了,而没有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里的蜡烛没有熄灭。实验的结果证明____________,这个实验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的对比实验。 (2)实验证明,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右图利用白磷和红磷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也运用了两个对比实验的方法。 ①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把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结果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是把____________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7分)认真观察A、B两装置图,并填空。 (1)B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在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B装置中气体收集方法是 ; a试管中的气体是 ,b试管中的气体是 , a试管与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2)A装置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30. 难度:中等 | |
(6分)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