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取一块食盐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下问题,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食盐是由什么组成的 B.食盐的价格是多少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是由什么构成的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
3. 难度:简单 | |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洗衣机洗衣服时尽量少放衣服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
4.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错误的是
|
6. 难度:中等 | |
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 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 B.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
8. 难度:中等 | |
已知X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则X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98 C.100 D.106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10. 难度:中等 | |
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则X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含氧化合物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仪器中能用作反应器的是 A.烧杯 B.细口瓶 C.量筒 D.漏斗
|
12. 难度:困难 | |
我省资溪县白茶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该茶中含有香叶醇(C10H18O)因而具有独特的花香.下列关于香叶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香叶醇属于氧化物 B.香叶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8:1 C.香叶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香叶醇是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13. 难度:简单 | |
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原子数目 C.化合价 D.原子种类
|
14. 难度:困难 | |
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C增加了8g,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5:2 D.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0g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6. 难度:中等 | |
(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钡元素 ;(2)2个氢原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3个亚铁离子 ;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
17. 难度:中等 | |
(6分)四氧化二氮(N2O4)是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在室温、101 kPa时,四氧化二氮是无色气体,易转化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破坏臭氧层.因此,我国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将全部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燃料.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2)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相同,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5分)用 (1)参加反应的B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 (2)已知 (3)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用A、B表示).
|
19. 难度:中等 | |
(8分)下列物质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其中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 (1)写出下列D的化学式: . (2)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
20. 难度:中等 | |
(9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用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试管中的药品为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该装置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图E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应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把导气管插入集气瓶口. (4)若用图F装置(装有空气)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
21. 难度:简单 | ||||||||||
(9分)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提出假设】假设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假设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质量;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Ⅰ:称量铁丝,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铁丝,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固体质量. 实验Ⅱ: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实验结论】 甲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Ⅰ可知假设2成立; 乙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Ⅱ可知假设1成立。 【分析评价】 (1)你认为________(填“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 (2)实验Ⅰ反应前的质量是_________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_的质量. (3)这两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说明另一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比较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应包括参加反应或生成的__________的质量,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
22. 难度:困难 | |
(8分)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剩余固体质量为44.2g.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