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甲烷燃烧 C.矿石粉碎 D.冰雪融化
|
2. 难度:简单 | |
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标志在加油站不适合粘贴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食用醋 D、氯酸钾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硅 C.氢氧化钾 D.石油
|
5. 难度:简单 | |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稀有气体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废旧金属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焚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
7. 难度:简单 |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8. 难度:简单 |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烂──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空气 D、氯酸钾
|
10. 难度:简单 | |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二氧化钛(TiO2)是绘画原料中“钛白”的主要成分.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4 D.-4
|
11.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12. 难度:简单 | |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在白酒中添加塑化剂可提高白酒的品质 B.用地沟油烹制食品可降低成本 C.食盐加碘可防止甲状腺肿大 D.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提高瘦肉的产量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14.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
15.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干冰可用于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热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支持燃烧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氧化钙;④水和食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中国航天,给力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可用反应2Na2O2+2CO2═2R+O2来提供氧气,物质R的化学式是 A.CO B.Na2O C.NaOH D.Na2CO3
|
18. 难度:中等 | |
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只有燃烧才能产生放热现象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
19. 难度:中等 | |
“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移入了二甲醛(C2H6O),二甲醛对液化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这一事件曾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二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二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5%
|
20. 难度:简单 |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
21. 难度:中等 | |
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7.2 g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22. 难度:中等 | |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无单质 B.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C.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23. 难度:简单 | |
(10分)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①氢元素_____;②两个氢分子______;③铜原子______;④铵根离子______。 (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_____.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②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8分)能源、环境、材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①电解水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若正极产生6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②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_来区分;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 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是有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请你例举两种清洁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7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酸不稳定: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有机物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难度:困难 | |
(7分)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9分)据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实验仪器的名称:a _______;b ___________。 (2)用A或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3分)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 (1)过滤时液面要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 (2)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必须先________。 (3)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6分)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填“左”或“右”)偏转.该反应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困难 |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