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提示:这三种物质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
2. 难度:简单 | |
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
3. 难度:简单 | |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 难度:简单 | |
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
5. 难度:简单 | |
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制订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6.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做氧化铜(粉末状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颜色明显变红的是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中,仪器之间一般不允许接触的是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 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量筒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药品 D.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放入试管中时
|
9. 难度:简单 | |
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③ D.①③
|
10.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冷且干燥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
11. 难度:简单 | |
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加碘食盐 C.氮气 D.果汁饮料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14. 难度:简单 | |
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A.蒸馏 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 D.过滤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
17.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18. 难度:简单 | |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一种混合物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
19. 难度:简单 | |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5 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10 mL
|
20. 难度:困难 | |
根据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镁的原子序数是12 B.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
21. 难度:中等 | |
(10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 写出④⑤的主要用途: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________盖灭。 (3)我熟悉实验的安全知识,故我能处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请将正确的处理方法填入括号中)。 ①酒精失火 ( ) A.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②割伤 ( ) B.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③烫伤 ( ) C.立即用湿布覆盖 ④吸入有毒气体 ( ) D.用3%双氧水清洗,涂上红药水或贴 上止血贴
|
22. 难度:中等 | |
(4分)“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4分)如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未涉及的净水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煮沸 (2)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天然水中常含有有害细菌,需消毒后才能饮用。近年来,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O2进行消毒。则ClO2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4)节约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请列举一种可行的节水方法: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4分)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 (1)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字母),该粒子的名称为________。
|
25. 难度:简单 | |
(4分)保护水土资源人人有责,为了测定一定量黄河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 ①过滤时滤纸的边缘高于了漏斗的边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
26. 难度:简单 | |
(4分)(1)请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请画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
27. 难度:简单 | |
(6分)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 ①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难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根据以上叙述填空: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条);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4分)已知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2.0×10-26 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现有质量为1 g的镁条 ,该镁条中含有的镁原子个数大约是多少?(请写出简单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