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玻璃破碎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3. 难度:简单 | |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气(Cl2) B.臭氧(O3) C.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 D.二氧化氯(ClO2)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2O2- B.2O C.2O2 D.2H2O2
|
6. 难度:中等 | |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H B.H+ C.H2 D.2H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 难度:简单 | |
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10. 难度:简单 | |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
11. 难度:简单 |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12. 难度:简单 | |
1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泥沙
|
13. 难度:简单 | |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Ti)元素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A.2 B.3 C.4 D.6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
15. 难度:简单 | |
配制50g10%的食盐溶液时,有以下操作:①溶解 ②称量 ③计算 ④量取,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 NaCl B.氧化铝 Al2O3 C.碳酸钠 NaCO3 D.氢氧化钾 KOH
|
17. 难度:简单 | |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50 D.38
|
18. 难度:简单 | |
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此得出它应具备下列性质的选项是 ①不易溶于水 ②易溶或能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大 ④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
20. 难度:简单 | |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加入澄清石灰水
|
21. 难度:简单 | |
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化学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处理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增加污水处理工厂 B.提倡少开私家车 C.大量使用含磷酸钠(Na3PO4)的洗衣粉 D.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
|
22. 难度:简单 | |
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操作,原理利用了乳化作用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掉衣服上圆珠笔油 C.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氯化钠固体
|
24. 难度:中等 |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26. 难度:中等 | |
(5分)汽泡爽是一种冲调饮料。其主要原料为柠檬酸(C6H8O7) 和小苏打(NaHCO3);使用时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1)在制作饮料过程中会闻到一股酸甜的气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一个柠檬酸分子(C6H8O7)是由________个原子组成;其中碳原子个数为 。 (3)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请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___________。 (4)所得饮料又称为碳酸饮料,碳酸不稳定,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7. 难度:中等 | |
(7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D.过量的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2)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4)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 ;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
28. 难度:简单 | |
(6分) (1)“嫦娥二号”运载火箭“长三丙”的低温燃料是液氢,氧化剂是液氧。若3g氢气在24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 (2)汽车三元催化器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反应,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下图: 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乙烯泡沫塑料常用于商品包装。某同学与探究其元素组成,将其点燃并验证燃烧产物,发现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聚乙烯泡沫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不能确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为确定其是否含有,除需测定聚乙烯泡沫塑料样品质量外,还需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
29. 难度:中等 | |
(6分)某同学在学习溶液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上述实验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 (2)上述①②③烧杯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烧杯编号]。 (3)若要使烧杯②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除了实验中已经采取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b表示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0. 难度:中等 | |
(6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略去)。 (1)如果A、B组成元素相同,B常温下为液体。则C为 。 (2)如果A为黑色固体,B为有毒气体。则A化学式为 ;③反应方程式 。 (3)如果A是温室气体,①反应时出现浑浊。则A是 ;C是 ; ①反应的方程式 。
|
31. 难度:简单 | |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
32. 难度:简单 | |
(5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实验中能得出“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这一燃烧条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打开止水夹。 (4)通过D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
|
33. 难度:中等 | |
(7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1)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 (3)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 ③碳酸钙 【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一定量的D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 。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 。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
34. 难度:中等 | |
(3分)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以除去CO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LiOH+CO2=Li2CO3+H2O。若过滤网内含有氢氧化锂48 g,最多可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
|
35. 难度:中等 | |
(3分)某同学将12g大理石样品放入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结果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经测定反应后烧杯中溶液质量为55.6g。 请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