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2. 难度:简单 | |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 B.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C.铁、锌、钙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应禁止使用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4. 难度:简单 | |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开发新能源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5. 难度:简单 | |
在空气中易变质,且变质过程与氧气没有关系的物质是 A、生石灰 B、铁 C、白磷 D、木炭
|
6. 难度:简单 | |
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圣火在“鸟巢”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A.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B.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 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
7. 难度:简单 | |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8. 难度:简单 | |
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微弱的红色火焰,产物有刺激性气味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点燃一氧化碳时,会产生蓝色火焰,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并且放热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应用及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用镁带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Mg + O2 点燃 2MgO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C.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2O2=2H2O + O2↑ 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Fe2O3 +3CO===2Fe+3CO2 ↑
|
10. 难度:简单 | |
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CO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
11.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遇火燃烧爆炸,是因为氢气受热分子间隙增大 B.饱和NaHCO3溶液的pH=8,说明NaHCO3溶液显碱性 C.干冰制造舞台云雾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
|
12.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13. 难度:困难 | |||||||||
金属钛(Ti)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
14. 难度:简单 | |
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推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氧化铜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
15. 难度:简单 | |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A、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C、用量筒量取100g水 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
16. 难度:中等 | |
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 + 2NaOH + 2O2 A.SiO2 B.CO C.CO2 D.Na2CO3
|
17. 难度:中等 | |
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 g O2,同时只生成44 g CO2和36 g H2O,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只含有氢元素 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19. 难度:简单 | |
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境外疫情已发展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H4O3。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O3)分子 C.过氧乙酸属于有机物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 l : 12
|
20. 难度:简单 |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
|
2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列举的是通常状况下除去混合物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23. 难度:中等 | |
24.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25. 难度:中等 | |
(6分) I.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自然美景,还可以愉悦身心的爬山活动,成为众多“驴友”中的一员。 (1)“驴友”们在爬山时经常带的食品之一是牛肉,牛肉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2)爬山时,人体会大量出汗。你建议驴友还应带上适量的 (填字母) A.糖盐水 B.果汁 C.巧克力 (3)晚间要使篝火燃烧的旺盛,其方法是 。 II.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某农民发现自己地里的庄稼叶色枯黄,并且有部分倒伏现象,你建议它应该施用下列哪一种肥料最好 。 A.NH4Cl B.K2SO4 C.KNO3 D.Ca(H2PO4)2 (3)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这种试剂是 (填化学式)。
|
26. 难度:中等 | |
(毎空1分,共3分)央视热播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广告中有如下画面: [情景描述]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其中一只盛“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另一只盛其他的水。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一杯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一杯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 请你回答: (1)常温时,“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约为 。 A.4 B.5.6 C.7.3 D.14 (2)小茜同学看了图示中测定水样pH的方法后指出:这种测定方法是错误的,请你说出错在哪里? 。 (3)请你判断:从(1)中选出的结果能用一般的pH试纸测出的吗? (填“能”或“不能”)。
|
27. 难度:简单 | |
(3分)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其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1)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最近,西安交大杨建锋教授和博士生戴培赟,成功制备出多晶致密碳化硅(SiC)陶瓷材料,标志着西安交大在陶瓷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已知SiC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硅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8. 难度:中等 | |
(5分)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 ,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F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指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
29. 难度:中等 | |
(6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
30. 难度:中等 | |||||||
(6分)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已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不可能 是 (填写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请你从方案甲和方案乙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填化学式)。
|
31. 难度:简单 | |
“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一种塑化剂(DMP)的化学式为C10H10O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4。据此计算: (1)DMP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DMP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DMP的化学式为____。
|
32. 难度:中等 | |
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2)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