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香水挥发 C、冰雪融化 D、燃放烟花
|
2. 难度:中等 | |
“高钙牛奶”中的“钙”一般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
3. 难度:中等 | |
各种不同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汽水 B、柠檬水 C、糖水 D、蒸馏水
|
4. 难度:中等 | |
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植物油 C、胆矾 D、粉笔灰
|
5. 难度:中等 | |
不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C60 D、煤炭
|
6. 难度:中等 | |
碘盐中添加的物质是碘酸钾(KIO3),其中I的化合价是 A、+5 B、+3 C、+1 D、-1
|
7. 难度:中等 | |
家庭常用液体的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洁厕精:1.0 B.洗发露:7.6 C.洗衣液:10.5 D.漂白液:13.4
|
8. 难度:中等 | |
反应3H2+WO3 A、H2 B、WO3 C、W D、H2O
|
9. 难度:中等 | |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CO3 C、2Mg + CO2
|
10. 难度:中等 | |
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碳纳米管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无法确定
|
11. 难度:中等 | |
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不可燃 B、没有气味 C、密度比空气大 D、可溶于水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与水反应时无明显现象的是 A、生石灰 B、二氧化碳 C、硫酸铜 D、硝酸钾
|
13. 难度:简单 | |
物质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多用途电光源 B、氧气:高能燃料 C、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D、石灰石:生产生石灰
|
14. 难度:简单 | |
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A、蜡炬成灰 B、花香四溢 C、大雨倾盆 D、木已成舟
|
15. 难度:简单 | |
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B、粉碎煤块 C、减少空气通入量 D、增加煤的用量
|
16. 难度:简单 | |
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摩尔就是物质的量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碳粉与氧化铜应充分混合 B、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理论上Ⅰ中减少的质量可能等于Ⅱ中增加的质量 D、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再将导管移出试管
|
18. 难度:简单 | |
溶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就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质的质量越大
|
1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一个气密性良好的启普发生器,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固液接触,无气泡产生 B、固液接触,仍有气泡产生 C、M中液面不断下降、N中液面不断上升 D、N中液面下降至L中
|
20. 难度:简单 |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100g4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生石灰后恢复至原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升高温度,有固体析出 D、加入少量氯化钠,不能溶解
|
21. 难度:简单 | ||
根据要求填空 ①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1) 。②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2) 和氢气。 ③ 常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是 (3) 。(填名称)④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应用了它的 (4) 性。 ⑤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由 (5) 种元素组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 (精确到0.1%),0.25mol C3H8中约含有 (7) 个H原子。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
|
22. 难度:中等 | |||||||
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请回答: ① 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 ,检验b处气体的方法是 (10) 。 图二是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11) (填编号)。
② 图三是研究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A处看到的现象是 (12)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13) 性。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C处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15) 。
|
23. 难度:简单 |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B、C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16) 。 ②t2℃时4gB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g溶液,t2℃时B的溶解度是 (17) g/100g水。 ③A固体中混有少量B,得到较纯净的A固体的方法是 (18) 。 ④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19) 。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 (1) 。 ②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加入的固体是 (2) ,其作用是 (3) 。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4) (填“a”或“b”)处。 ③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E或 (5) ,选择E的理由是(6) 。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0.3 mol氧气,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7)
|
25. 难度:中等 | ||||||||||||||
某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 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 (8) 。 A、反应物是固体 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 C、燃烧有明显现象 D、生成物不是气体 ② 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9)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10) 。 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得氮气是无色气体 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 C、乙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 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 ③ 利用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红磷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
|
26.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要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方案一】如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 。 ② 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 (13)。 ③ 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 (14) 。 【方案二】用下图装置实验也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5) 。 A、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2 C、共生成了80 mL CO2 D、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