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 B.食物腐烂 C.胆矾碾碎 D.海水晒盐
|
2. 难度:简单 | |
高钙牛奶中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
3. 难度:简单 | |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4. 难度:简单 | |
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 B.海水 C.冰水 D.雨水
|
5. 难度:中等 | |
硅酸钠(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6. 难度:简单 | |
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体积变小 C.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
7. 难度:简单 | |
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2Na—2个钠元素 B.NO3—硝酸根 C.H2O—1个水分子 D.NH4Cl—氯化铵
|
8. 难度:中等 |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氢气与液氢 B.水与双氧水 C.氧气与臭氧 D.冰与干冰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0. 难度:中等 | |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Cl + NaOH B.2Mg + CO2 C.MgCl2 D.2Na + Cl2
|
11. 难度:中等 | |
描述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蘸取 B.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12.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B.氧化钙用作干燥剂 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D.活性炭用作除味剂
|
13. 难度:中等 | |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 + O2 C.Mg + O2
|
14. 难度:中等 | |
通常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固体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食盐 C.胆矾 D.熟石灰
|
15. 难度:中等 | |
0.1mol H2O中 A.约有 C.约有
|
16. 难度:中等 | |
酚酞(C20H14O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关于酚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酚酞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5% B.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酚酞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7. 难度:中等 | |
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
18. 难度:中等 | |
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19. 难度:中等 | |
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二种单质 C.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20. 难度:困难 | |
在反应X + 2Y → M + 2N中,已知M和N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A.
|
21. 难度:中等 | |
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含碳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这些物质中碳元素以 (1)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 ② BaCO3可用于生产放射线过滤器,其中所含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2) 。 ③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 (3) 。 ④工业上常用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2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反应中氧化剂是 (5) 。 ⑤下图是利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CO再加热,其目的是 (6) ;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 (7) ;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请把虚框中的图补充完整 (9) ,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10) 。
|
22. 难度:中等 | |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11) (填名称),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12) 。 ②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时 (13) ,若用pH试纸检测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pH应 (14) 7(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③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15) 。 A.面粉 B.白糖 C.纯碱 D.植物油 E.硝酸钾 ④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⑤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I)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17) ;此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 (18)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II)将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有 (19) (填序号)。 A.升温 B.降温 C.加溶质丙 D.与t1℃时丙的饱和溶液混合 (III)t2℃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 (20) g(精确至0.1g)。 (IV)当等质量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21)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
23. 难度:困难 | |
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硫酸钠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1) ;最后得到的精盐中含有的物质是 (2) (用化学式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3) 。 ③提纯过程中需要控制蒸馏水的用量,主要原因有 (4) 。 ④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回收得到的精盐的质量比实际偏低,可能的原因有(5) (写一点)。
|
24.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6) 。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 通常不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 (8)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且能使反应随关随停,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9) (填字母);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10) 。 ③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甲小组探究了溶质质量分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有影响,乙小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呢?
④丙小组用装置C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反应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I)组装装置C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 (14) (填序号)。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d.木块 (II)共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 (III)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