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挥发 B.轮胎爆炸 C.高炉炼铁 D.石蜡熔化
|
2. 难度:简单 | |
全国两会期间,环保问题成为年度热议的焦点,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是 A.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 B.绿色出行,骑行自行车上学 C.减少或不适用一次性木筷 D.为了促进工业发展,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中,最易得到电子的是
|
4.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不能用另一只酒精灯 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稀盐酸中盐酸是溶质,水是溶剂 C.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只有压强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A.+1 B.+5 C.+3 D.+2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所涉及到的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制作窗框的铝合金 B.用作钻探机钻头的金刚石 C.建构“鸟巢”的新型钢材 D.冶炼铁矿石得到的生铁
|
9.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需向牛奶中适量投放三聚氰胺 B.硒(Se)元素可以防癌,则人体摄入越多越好 C.用厨房洗涤精可以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D.废铁属于可回收垃圾
|
10. 难度:中等 | |
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绿色能源”,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保护环境。乙醇完全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C2HxO + yO2 == 2CO2 + 3H2O,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 A.6、3 B.6、6 C.5、7 D.3、3
|
11. 难度:中等 | ||||||||||||||||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未知的质量为6 g B.该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物质为Z和Q D.Y与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
12. 难度:中等 | |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由碳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B.一个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由碳和氢气直接构成 D.丙烷相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
|
13. 难度:中等 | |
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蒸发20g水. ②蒸发24g水 ③加入3.2g NaCl ④加入5g NaCl A、只有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14. 难度:中等 | |
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水区分硝酸铵和食盐两种固体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青铜(Cu、Sn)
|
15. 难度:困难 | |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厨房中用食醋鉴别纯碱与食盐 B.用AgNO3溶液验证H2中混入的少量的HCl杂质 C.用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D.用过量的铁粉除掉FeSO4溶液中的CuSO4
|
16. 难度:困难 |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A.CuSO4溶液 B.Na2SO4溶液 C.酚酞试液 D.AgNO3溶液
|
17. 难度:中等 | |
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18. 难度:中等 | |
有一无色液体X,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产生的现象如表。则该无色液体X是下列各项中的 A.水 B.稀盐酸 C.酚酞试液 D.Na2CO3溶液
|
19. 难度:中等 | |
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液、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铜离子 B.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液中一定有银离子
|
20. 难度:困难 | |
现有9.3 g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 g 19.6%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pH=7。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9.2 g B.4.6 g C.2.3 g D.29.2 g
|
21. 难度:中等 | |
(6分)请从氢氧化钠、氧化镁、氢氧化钡、氢氧化铜、硝酸、碳酸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所给的横线上。 (1)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 (2)一种可溶性碱 (3)加热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4)一种氧化物 (5)一种酸 (6)一种蓝色不溶于水的碱
|
22. 难度:中等 | |
(6分)为了履行国际社会《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作为清洗剂,“CTC”又称为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优良的灭火剂。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CT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种。 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 _。 (3)“CTC”属于 (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中的内容)。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
23. 难度:困难 | |
(4分)(1)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可以由木炭(C)、硫磺(S)、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 + 3C + S = K2S + N2↑+ 3CO2↑,该反应属于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之一)。 (2)警用防爆盾牌中含有钢化玻璃等材质,钢化玻璃可以用普通玻璃加热后快速冷却制取。石英砂,其主要成分是由地壳里含量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难度:中等 | |
(4分)用 (1)参加反应的 (2)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3)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
|
25. 难度:中等 | |
(10分)下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将气体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色,气体A是 (填化学式), (2)步骤③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写“过滤”、“加热”之一)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原理是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过程中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 是 (选填字母)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 (4)如图是氯化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温度为t2℃时,20g NaCl溶解到50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g ②温度为t1℃时,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将温度为t1℃的NH4Cl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为t2℃时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④若某温度时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解有少量的NaCl,若用实验方法得到大量的NH4Cl晶体,所采用的方法是 。 ⑤向氯化铵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请写出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
26. 难度:中等 | |
(5分)某校环保小组为监测某厂排出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需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学生小明按下图步骤顺序操作: (1)这些操作步骤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编号)。 (2)溶液配制过程中除如图所示的装置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 等。 (3)上述仪器中上述错误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得溶液的质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一定) (4)请选择操作中的一处错误纠正为 。
|
27. 难度:中等 | |
(6分)小明同学用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考虑到盐酸的挥发性等原因,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为了收集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看到 现象时,说明D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 (3)B装置的作用是 。 (4)C装置的作用是 。 (5)对于小明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谈谈你的改进建议 。
|
28. 难度:压轴 | |
(8分)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__________色;C的化学式为: 。 (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在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要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成分,可用溶液D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
|
29. 难度:困难 | |
(5分)把5g Cu、Zn 混合物加入到盛有5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4.8g,求 (1)加入稀硫酸的过程中会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H2 g? (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
30. 难度:困难 | |
(6分)已知某12g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碳酸钠样品的纯度,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加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②过滤,将不溶性固体进行干燥洗涤,得到10g白色固体,问: (1)在第①步操作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2)若过程①所加氯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的碳酸钠样品的纯度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