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油分馏 C.铜用作电线 D.酸雨侵蚀雕像
|
2. 难度:中等 | |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4. 难度:中等 | |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可以制白糖 B.CO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CO2有毒 C.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
6. 难度:中等 | ||||||||||||||||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
7. 难度:中等 |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A.降低油的着火点 B.让油与空气隔绝 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清除了可燃物
|
8. 难度:中等 | ||||||||||||||||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合金 B.大理石 C.甲烷 D.铁锈
|
10. 难度:中等 |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金属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铜也可以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用碳素墨水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干冰升华吸热
|
12. 难度:中等 | |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室内着火时,打开所有的门窗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
13. 难度:中等 | |
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金 B.铜 C.铁 D.锡
|
14. 难度:中等 | |
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
15. 难度:中等 | |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结果Y表面产生气泡,X表面无明显现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Z>X B.X>Y>Z C.X>Z>Y D.Y>X>Z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C.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
17.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 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
18. 难度:中等 |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滤液中只有Al2(SO4)3 D.滤液中只有CuSO4
|
19. 难度:中等 | |
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0. 难度:中等 | |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一氧化碳 (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不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21. 难度:中等 | |
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①煤、石油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 (填一种)等,氢能是理想的能源,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
22. 难度:中等 | |
(1)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 ,但它们的化学性质 ,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铁,是利用它的 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 (3)进入森林,注意防火,通常状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 ② ③ 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
|
23. 难度:中等 | |
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用金属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2)铝、铜、铁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为了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药品是 和 (3)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_.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
24. 难度:中等 | |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填 a 或 b)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 (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 (填化学式)
|
25.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药品为 和 (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
|
26. 难度:困难 | |||||||||||||||||
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虚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还查阅到 Fe3O4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水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各步称量数据如下:(稀盐酸的挥发可忽略不计) 生铁样品质量为11.5 g ; 烧杯的质量 为32.5 g ;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200.0 g; 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43.6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