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夏天车胎爆胎
|
2.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
|
3. 难度:简单 | |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铁钉 C.矿泉水 D.加碘食盐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石蕊会变红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5. 难度:中等 | |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油锅中着火用锅盖盖灭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
6. 难度:中等 | ||||||||||||||||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A.Mg B.Al C.Zn D.Ag
|
8. 难度:中等 | |
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个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 C.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10. 难度:中等 | |
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C、H元素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
12. 难度:中等 | |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A.甲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甲实验中a、b对比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C.C2H4与C4H8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均为6︰2 D.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据此计算出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15. 难度:中等 | |
为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A.甲>丙>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丙>乙>甲
|
16. 难度:中等 | |
(3分)下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 ;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
17. 难度:中等 | |
(7分)(1)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 (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 ;工业上CO可用来炼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废气不能随意排放,处理方法是 。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3)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
|
18. 难度:中等 | |
(6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____________。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Pb(铅) B.Cu C.Pt(铂) D.Zn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 9NaNO3 +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____(填“好”或“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9. 难度:中等 | |
20. 难度:中等 | |
(6分)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配制时应选择 (填“10” “50”或 “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使用量筒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
|
21. 难度:中等 | |
(10分)有①Cu-Zn ②Cu-Ag 两种貌似黄金的合金,它们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但一些骗子常用它们做成饰品冒充真黄金欺骗消费者。对此,化学科学有责任加以揭露。 (1)现有上述两种合金制成的假黄金饰品各一件,小明同学只用稀盐酸和必要的实验仪器就鉴别出其中一种饰品是假黄金,它是合金 (填写代号);若要证明另一种饰品也是假黄金,可选用一种盐溶液来验证,这种盐可以是 (写一种盐的名称或化学式); (2)取与上述用稀盐酸鉴别出的同种合金10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93.7g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103.5g 。 ①上述过程中变化的质量10g + 93.7g -103.5g =0.2g是 (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的质量; ②10 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全部溶解,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